美与美术浅谈教学中个人绘画语言的渗入唐玲玉摘要:本文我将从绘画语言的构成因素出发,研究大师们的绘画语言,提出个性化的绘画语言在教学中的重要性。绘画语言的表达体现了画家个性特质和审美倾向。现代有很多艺术家都在寻找以自己独特的绘画语言去表达对世界的理解。没有对绘画语言的系统研究与深入思考,画家就很难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画家不仅应该考虑要画什么,更多的要考虑如何表现个人风格,考虑所应采取的能表现画家个性的绘画语言。那作为一个绘画艺术的传承者我们有义务也有责任在教学当中渗透个人绘画语言,鼓励学生发现自我,完善自我,从而最终实现自我。关键词:绘画语言个性语言创作艺术教学一诠释个人绘画语言的重要性绘画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体现一种艺术手段与水平的同时,更多反映的是现实和某种情感以及审美感受和思维方式的艺术。正如语言是思维的外壳一样,所谓绘画语言也就是画家对于客观生活审美的表达手段。个人绘画语言就好像一个人的名片,独特而重要。十八世纪初,德国著名哲学家威廉·莱布尼茨所说:“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凡物莫不相异”。这也证明了万事万物都是有差异的。我们的绘画创作也一样,要有自己的思想,即个人独特的绘画语言。我一直觉得绘画是有生命的,正如梵高所说我们应该用生命画画。一个有生命的作品必然是美的,美在于生命。绘画的生命又与绘画语言息息相关的。一幅作品如果没有个人绘画语言,这幅的画的生命也无从谈起。我们纵观古今中外,在艺术史上留下浓重一笔的艺术家的绘画创作,有一点使我们得到启发,那就是但凡吸引我们眼球的,并被我们记住,都有画家独特的绘画语言。那在小学美术的启蒙教育中这种个人绘画语言的渗人就显得尤为重要。(一)十个优点比不上一个特点十个优点不如一个特点,这句话是出自于一个企业家的脱口而出,姚思敏用此为题,写了一片文章。里面就讲到。这个说法把优点和特点的区别量化了。其实谁的身上没有优点啦?哪一个企业家、哪一个餐馆、哪一件产品、就近一点说哪一件艺术品、没有自己的优点?否则就是不成立的。然而十个比不上一个!无论是企业界、商界、文化界,各行各业,都有少数占尽春风者和大量平平庸庸者,这中间抛开对媒体的利用及各种外在因素的占有多少之外,可能是否着力打造自己的品牌是一个十分关键的因素,甚至是十倍于普通优点的问题。这里讲的优点与特点及品牌效应,也验证了一个事实,用在绘画创作中就是要有自己的绘画语言。我们在学习创作的时候,也经常发现一个问题,就是很多学生的画在构思、构图、造型、用笔、着色上面都有突出的表现,也就是说他们其实掌握了很好的基本功,也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可是他们的作品却总是在我们的眼前一晃而过。特别是我们会发现很多时候一个班的画就好像是一个人的画,甚至是一个学校。大同小异,这对于绘画创作来说就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我们总是存在在似曾相识当中,没有谁是不可代替的,换句话说就是谁都可以代替你。那我们作品的价值很明显就降低了。我们的画可能有很多优点,却没有一个特点。结果被大量的重复给淹没了,这也验证了那句话“十个优点比不上一个特点”从而也从另一个角度警醒我们在绘画中一定要有特色,要有自己的绘画语言。(二)不可有二、只能独一当今,我国与世界文化艺术的交流日益扩大,同时也面临着外来强势文化的挑战和冲击。中国艺术家本着“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原则,努力创造属于中国自己的,有名族独特风格的东西。体现中国文化的个性和民族精神,才能以自己的艺术特色自立于世界艺术之林,否则只能成为强势文化的附庸。说近一点,在我们绘画界,也需要很强烈的创新精神。“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这句话用在绘画创造里,也是很恰当的。在绘画界是很少有“小唐寅”、“小白石”,我们都需要创立自己独特的绘画语言。在艺术学习这条路上,我们也有看到,很多人都喜欢在形式上摹仿某位大师的作品。有的几乎可以达到乱真的程度,因为流行某家风格而红极一时的模仿者,身后就烟消云散了,后人还只是记得第一位流派的创始者。而完全忘却了后来好几位可以乱真的并且功力不下前辈的画家。这在本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