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文本:如何把握高三数学中教学与考试的关系2作者:高中数学课程专家评论数/浏览数:584/1544发表日期:2012-07-0616:53:13给作者发送信息|推荐此文章|添加到收藏夹如何把握高三数学中教学与考试的关系(2)张老师:各位老师,大家好,欢迎大家继续参加高中数学新课程的远程培训,我们这一讲要继续上一讲的内容,重点是新课程高考的变化和日程教学的关系。请允许我介绍一下到场的嘉宾,最那边一位是首都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王尚志教授,他也是我们高中课程标准研制工作的主要负责人之一,这边这位是首都师范大学的张饴慈教授,我身边这位是北京市石油附中的数学特级教师薛文叙老师,她同时也是清华同方研究院和首都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发展中心的研究员,欢迎各位来参加我们的讨论。为了使我们讨论线索更清楚,我们今天的论题有这样几个,一个是先要她们一下高考变化的趋势,还有一个我们要讨论一下就是在高中表现出来的通性通法有哪些。我们还有通过一些例题来具体地表现一下高考和日常教学的关系,怎么处理好这样的关系。最后我们要对这个过程,就是整个评价的变化做一个分析和小结。下面请薛文叙老师帮我们分析一下高考改革的趋势。薛文叙:高考到现在已经30年了,这30年高考改革在不断地进展,不断地变化,越来越成熟。那么主要就是经过几个阶段,当前这个阶段由于新课标教材的内容变化和新课标理念的深入,所以新课标的高考又进一步发生了一些变化,表现在“循序渐进,平稳过渡,稳中求变,稳中求新”这种原则。体现就是“三基为本,能力立意,有利选拔,注重导向”的命题指导思想。我们觉得其实高考命题是一门科学,所以现在的高考命题就非常一步一步命题越来越好,这个对于我们教学有一个指挥棒的作用,引导我们中学数学教学在这一方面还需要我们一块来研究和讨论。比如说我们前些时候,很多老师在一起来讨论了,我们说应该从几个方面来研究高考呢?因为跟我们平常教学非常有关系的,我们觉得高考应该从这几方面的研究:第一个高考实际上全面来考察中小学数学的主干知识,也就是课程的主要脉络,因为数学我觉得和别的课不同,数学实际上是一个累积的过程。那么同学学化学的时候是从初三开始,物理是从初二开始,就是五年,我们的数学和语文一样,就从小学一年级,甚至从幼儿园就开始学了,那么有12年的累积,那么这12年积累过程当中,高考主要考察主干知识,主要脉络,对今后发展有用的知识,这是第一个特点。王尚志:这些主干知识也是我们平常非常熟悉的一些东西,比如说数和数的运算,包括多项式的运算,一直到指数运算,对数运算,运算应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主线。比如说对于函数的认识也是一个主线,实际上函数从小学就开始了,对函数的理解和认识,比如说我们要讨论同一个量,用不同度量单位的换算,实际就是一个函数关系。我们还要教给学生几个基本的物理模型,比如说时间速度路程的关系,单价总价数量的关系等等,我们学正比例关系,反比例关系,一直到初中,然后直到高中,我们要学习大量的基本初等函数,理解这些函数基本性质,用不同的角度来认识这些函数,可以看得出函数也是主线。那么几何也有一个基本的脉络,我们对于几何图形的处理,从综合几何处理方式发展到解析几何的处理方式,再发展到向量结合的处理方式,这样我们不断地提升对于几何,对图形问题的研究能力。那么对于概率统计也是我们的一个主线,我想另外一个需要大家十分关注就是数学的研究,是渗透在这些数学内容中,贯穿在整个课程前前后后。薛文叙:第二个我们觉得还应该从这个方面来讨论,就是高考特别注重主干知识和数学思想的交融,而这些东西在我们平常教学的时候,其实就应该不断地渗透,不断地培养,让同学不断对数学的本质,数学的思想有一个比较好的理解,这样应付高考就不会有太大的问题,所以我们觉得高考在这方面引导还是非常好。张饴慈:而且这些数学思想以外,我觉得在这几年高考比较突出的就是归纳思想在现在高考里面出现越来越多了,过去在这方面比较少。王尚志:比如说概念的得到,结果的引出这些过程实际上都是这些归纳的数学思想,我觉得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