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经济运行分析材料二今年以来,全县上下紧紧围绕“做好六项工作,办好六件大事”(六项工作:一是以加快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是以增加财政收入为核心,加速工业经济发展;三是以景点景区建设和宣传促销为重点,加速旅游业发展;四是以旧城改造为重心,全面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五是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推动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六是以先进性教育和换届选举为契机,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六件大事:一是抓好广东雅士利集团乳品加工项目和大同万吨蔬菜冷藏项目的引进建设;二是配合搞好北同蒲过境铁路和荣成至乌海过境高速公路建设;三是启动龙首山文化园建设;四是组织搞好木塔建塔950周年庆典活动;五是扎实抓好旧城改造及回迁工作;六是进一步兑现财政供养人员津贴。)的年度目标任务,解放思想,优化环境,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破解难题,狠抓落实,推动了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一季度,按可比价计算,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295万元,同比增长1.8%,其中一产增加值2132万元,同比增长1.6%;二产增加值5036万元,同比增长0.4%;三产增加值12127万元,同比增长2.5%。财政收入完成2447万元,同比下降4.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55元,同比增长5.9%。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301元,同比增长19.67%。一、“三农”工作有序推进。一是备耕工作基本就绪,种植计划基本敲定。全县共调运各类化肥7万余吨,玉米种子75万公斤,马铃薯种子1100万公斤,蔬菜种子4.5万公斤,还有足量的农药、地膜。这些生产资料基本上能够满足种植业生产需求。全县完成冬春汇地13.3万亩(其中河灌区面积8.27万亩,井灌区面积4.93万亩,小水库灌溉面积0.1万亩),井灌区春汇全面展开,近日又下了一场大雪,降水量为9毫米。春汇加春雪,为春播工作的正常进行提供了保障。据农业部门统计测算,今年全县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可达56万亩,其中优质玉米种植面积在46万亩左右,基本与去年持平;蔬菜作物种植面积可突破25万亩,其中已获无公害蔬菜产地认证的青椒、胡萝第1页共6页卜、架豆、马铃薯四种蔬菜种植面积分别可达5万亩、5.6万亩、3万亩、10万亩。二是畜牧服务不断增强,奶牛养殖再度走热。以服务雅士利集团乳业项目建设为重点,加大了畜牧服务体系建设,拓宽了畜牧服务领域,广大农民种草养畜的积极性进一步增强。同时,由县众鑫公司和北京绿康种猪繁育公司合作建设的万头种猪场基建工程基本完成。一季度末,全县存栏奶牛23010头(同比增长26.4%)、肉牛70906头、肉羊18万只、肉猪50284口。三是生态建设规划完毕,春季造林全面铺开。今年,我县确定了十项林业工程,规划造林15.61万亩,其中京津风沙源治理项目造林10.3万亩、首都水资源水保项目造林2.31万亩、退耕还林2万亩、农田林网5000亩、景观造林5000亩、通道绿化30公里。目前,春季造林正在进行,预计4月20日左右完成预定任务。此外,我们确定了30个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目前正在制定发展规划。二、工业经济运行平稳。一季度,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完成5968.5万元,同比增长4.9%;工业企业利税总额275.6万元,同比增长476.5%。一是白酒行业运行良好。一季度,完成产值2448万元,比上年同期的2208万元增长10.9%;销售收入1978万元,比上年同期的1785万元增长10.8%;利税551万元,比上年同期的499万元增10.4%;上缴税金750万元,比上年同期的534万元增40%。二是陶瓷行业走出低谷,开始回升。主要表现在原辅材料、燃料、电力、职工工资与去年同期相比基本未变,也就是生产成本基本相同,而销售价格比去年同期有所增长,增长幅度在5%—10%之间。陶瓷业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熟练工严重短缺,工人流动性大;先天投入不足,缺乏流动资金;产品科技含量低,企业竞争力不强。三是机械加工行业总体形势有所好转。原材料比去年同期有所下降,幅度在10%左右,但比去年第四季度上涨6%左右。众鑫机械公司已搬迁新厂,预计5月初正式生产。煤机厂正在搬迁。四是玉雄淀粉糖品公司玉米深加工项目效益初现。该项目总资产9900万元(包括2400万流动资金),从去年10月底开始试车到现在,先后对部分设备、工艺进行调整、改进,生产能力由初试车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