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文广新局局长述职报告抓管理、促繁荣是文广新局履职尽责的大方向和工作要义。2014年,我区被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文化部联合授予“全国文化工作先进区”光荣称号,成为XX省30年来除xx市三个区以外,唯一获此殊荣的一个县级区。这一年,我们努力推介南谯民歌,成功把我区创建为XX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群星奖”是省文化厅组织评选的文艺演出类的政府最高奖项,面对高手如林的竞争态势,我们提早策划、精细编排,选送的舞蹈节目《清风廉韵》荣获省“群星奖”,实现了建区22年来“零”的突破。省妇儿工委、省文化厅举办的“六一”少儿文艺汇演,我区获得二等奖;成功承办了全市乡镇综合文化站站长培训班;将腰铺镇姑塘村打造成“全市十大民俗文化风情村”。这一年,我们先后在全市农民文化乐园建设现场会和全市文化产业发展推进会上做典型发言,得到区委、区政府和市文广新局主要负责同志批示肯定累计8次。这些工作的新进展和各项荣誉的取得,靠大量务实工作为支撑。一是传承一个基业,广泛开展了群众性文化活动精心打造“文化大舞台·大家一起来”新城文化品牌,努力实现新城文化活动常态化、规范化、品牌化。确定“中国梦·南谯情”系列群众文化活动主题,并精彩举办了二郎庙会文艺演出、庆3·8文艺汇报演出、双洪生态文化公园开园两周年文艺晚会、颂歌献给党庆七一文艺晚会、青春南工X8226;魅力南谯文艺晚会、双洪风光摄影大赛、11月8日“一生有你”集体婚礼等大型群众性文化活动;组织区演艺公司举办公益性演出46场。成功举办来自本区和周边地区500多名选手参加的第二届广场舞大赛。积极组织演出队伍参加全市民俗文化调演、“出彩滁州人”周周演、全市乡镇文化站文艺调演活动。组织参加省文化馆举办的书画展。各乡镇文化站也都结合传统节日,积极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二是紧盯两项考核,务实推进七项文化民生工程和文化产业发展工作文化设施建设、文化产业发展列入市对县市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绩效考核范围,我们紧抓不放。区文化馆、图书馆和8个镇综合文化站全部实现对外免费开放。区文化馆举办第1页共4页社会类培训14期,免费培训643人次。全年接待69批次1900多人来馆参观考察。提前完成区文化馆、区图书馆国家一级馆创建准备工作,等待文化部四年一次的验收。我们还高标准完成乌衣镇锦绣湖社区和龙蟠社管中心徐岗社区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并免费对外开放。提前完成全区76场送戏下村演出任务。完成928场农村公益电影放映任务,完成94个农家书屋图书更新任务。与区委组织部一起为全区38个行政村配置了50英寸液晶电视机,为所有村、社区更新了机顶盒,收到基层干群好评。2014年文化民生工程考核跃居全市第三名,一举甩掉倒数第一帽子。完成全区文化产业调研,研究出台《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进一步促进文化强区建设的若干意见》,全区文化企业法人单位数95个,进入省861文化项目数5个,文化产业增加值2.8亿元,列全市第四。积极争取长城影视纳入我区文化产业统计范围,争取新注册公司放在我区;经过多方努力,乌衣风情街成功招商,11月30日滁州南谯山水美术馆开关仪式暨书画邀请展如期举办,将山水美术馆打造成安徽唯一的街区式美术馆相关工作有序推进之中;金丝楠木博物馆在跟进中;做好远望东基项目服务工作准备;为5家文化产业企业申报省、市项目资金支持。三是抓住上级部门的关注点,扎实抓好农民、市民文化乐园建设积极开展农民文化乐园三级试点,在姑塘村召开全区农民(市民)文化乐园建设现场会,按照“一场两堂三室四墙”的要求,腰铺镇姑塘村成为省级试点、乌衣镇白庙村成为市级试点。拉升标杆,在全区其他5个美好乡村中心村同步开展农民文化乐园建设工作。争取将花园社区做为全市市民文化乐园试点社区之一,认真研究、精心指导,加大帮办力度,有望成为全省样板。四是擦亮一个平台,强化了双洪生态文化公园的管护利用理顺建、管、护关系,坚持巡查和考评,努力擦亮南谯新城这张文化名片。将乌衣风情街、绿茵茶社有效利用起来。双洪生态文化公园成功获批为第二批“XX省水利风景区”,创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申报文本已全部编制完成,并邀请市旅游局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