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2蒸馏、萃取(分液)与Cl-、SO2-4的检验(建议用时:45分钟)[学业达标]1.(2016·嘉兴高一检测)自来水中因含有少量Cl-而不能用于溶液的配制,实验室为了除去自来水中的Cl-获得纯净水,可采用的方法是()【导学号:76220018】A.过滤法B.结晶法C.蒸馏法D.沉淀法【解析】利用H2O的沸点比Cl-的化合物的沸点低,进行蒸馏得到纯净水。【答案】C2.(2016·衡水高一检测)下列括号中的分离方法运用得当的是()A.植物油和自来水(蒸馏)B.水溶液中的食盐和碘(分液)C.CaCO3和CaCl2(溶解、过滤、蒸发)D.自来水中的杂质(萃取)【解析】A项,应该采用分液法;B项,应该采用萃取和分液法;D项应该采用蒸馏法。【答案】C3.(2016·保定高一检测)完成下列实验所需选择的装置或仪器都正确的是()【导学号:76220019】选项ABCD实验分离植物油和氯化钠溶液除去氯化钠晶体中混有的氯化铵晶体分离CCl4中的Br2除去CO2气体中的HCl气体装置或仪器【解析】B项,蒸馏的方法是分离互溶的液体,故错误;C项,过滤的方法是分离固体和液体,故错误;D项,二氧化碳和氯化氢都能与氢氧化钠反应,故错误。【答案】A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蒸发操作时,应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才能停止加热B.萃取操作时,应选择溶质在其中更易溶的溶剂作萃取剂,且萃取剂与原溶剂互不相溶,其密度比原溶剂的可以大也可以小C.用玻璃棒搅拌漏斗中的液体以加快过滤的速度D.加入盐酸以除去硫酸钠中的少量碳酸钠杂质【解析】A项操作应为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液体蒸干;B项中,对萃取剂的密度没有要求;C项是错误的操作,可能会捣破滤纸而使过滤操作失败;D项操作虽然能够除去Na2CO3,但是会引入新的杂质NaCl。【答案】B5.如果你家里的食用花生油不小心混入了部分水,利用你所学的知识,采用最简便的分离方法是()【导学号:76220020】【解析】花生油与水互不相溶且均为液体,可用分液法分离。【答案】B6.某实验室仅有如下仪器或用品:烧杯、铁架台(带铁圈)、三脚架、漏斗、分液漏斗、石棉网、酒精灯、玻璃棒、量筒、蒸发皿、圆底烧瓶、火柴。从缺乏仪器或用品的角度看不能进行的实验项目是()A.蒸发B.萃取C.液体过滤D.分液【解析】选项A中,蒸发液体需要使用蒸发皿、酒精灯、火柴、玻璃棒、铁架台(带铁圈)或三脚架,所给仪器和用品充分;选项B中,萃取需使用分液漏斗、烧杯、铁架台(带铁圈),所给仪器和用品充分;选项C中,液体过滤需使用滤纸,而题干中没有提供,故C不能进行,符合题意;选项D中,分液需要铁架台(带铁圈)、分液漏斗、烧杯等,能进行分液。【答案】C7.下列对实验过程的评价正确的是()【导学号:76220021】A.某固体中加入稀盐酸,产生了无色气体,证明该固体一定是CaCO3B.某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中一定含SOC.某无色溶液中滴入无色酚酞显红色,该溶液一定显碱性D.验证烧碱溶液中是否含有Cl-,先加稀盐酸除去OH-,再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出现,证明含Cl-【解析】A项,Na2CO3、K2CO3等物质也可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无色气体CO2;B项,溶液中也可能含有Ag+;D项,加入稀盐酸时,引入了Cl-。【答案】C8.某同学根据苯和四氯化碳互溶、苯的密度比水小、四氯化碳的密度比水大的性质制作了如图所示的“液体积木”。在试管中注入CCl4,再加少量水,再小心加入少量苯,溶液可出现分三层的现象,然后再用漏斗向水层中加入少量胆矾溶液及少量碘水(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上中下三层的颜色分别为无色、蓝色、紫色B.上中下三层的颜色分别为紫色、蓝色、紫色C.振荡再静置后溶液分为两层,水在下层D.振荡再静置后溶液仍分为三层【解析】碘在苯与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较大,它们都能从碘水中萃取碘,故上、中、下三层的颜色分别为紫色、蓝色、紫色。苯和四氯化碳互溶,故振荡后分为两层,有机层的密度大小取决于苯和四氯化碳的相对多少,故无法判断有机层是否在水的上面。【答案】B9.(2016·曲阜高一检测)下列萃取与分液相结合进行的操作(用苯从碘水中萃取碘单质)中错误的是()【导学号:76220022】A.碘水和苯加入分液漏斗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