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京口区六年级语文《20詹天佑》教学案20詹天佑主备学校:镇江市红旗小学课型:阅读课使用学校:使用教师:【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本课12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9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感受最深的部分,并抄写喜欢的词句。3、联系时代背景,了解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的事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立志为祖国作贡献的思想感情。4、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了解前后照应的写法,领悟其作用。5、引导学生结合重点的词句“杰出、爱国”抓住具体事例,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分组探究、动手实践、视频展示、朗读感悟而展开,以此为线索,体会詹天佑的杰出才华和爱国精神,同时在他的科学态度和刻苦精神中受到启迪。【教学重难点】1、通过查找资料了解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社会背景和自然地理环境,围绕中心词,引导学生主动探索,通过品词析句,理解詹天佑是怎样克服修筑京张铁路困难的,体会詹天佑的杰出才能和爱国精神。2、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多媒体课件的演示,使学生弄清“人”字形线路是怎样解决坡度大这一困难的,理解两种开凿隧道方法的好处以及“人”字形线路设计的妙处。【资料链接】詹天佑(1861—1919),中国近代铁路工程专家,中国铁路工程的先驱。字眷诚,号达朝,汉族,原籍安徽婺源(今属江西),生于广东南海。1872年赴美国留学,1881年毕业于耶鲁大学。回国后,参与修筑或主持修筑京奉铁路、京张铁路、张绥铁路、川汉铁路、粤汉铁路和汉粤川铁路,任工程师、总工程师、督办和交通部技监等职,成绩斐然。有“中国铁路之父”“中国近代工程之父”之称。【课前准备】课前可要求学生查阅资料,或向大人请教,以便对詹天佑以及当时的社会背景有较多的了解。教师开凿隧道、“人”字形线路课件,以及有关京张铁路地理环境的地图。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学会本课12个生词,注意“蔑”“攀”的字形,联系上下文或借助词典理解“要挟”竣工“阻挠”“经纬仪”等词的意思。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3、紧扣中心句,理清文章脉络。【教学重难点】1、品读第一至三自然段,结合其时代背景、环境,感受詹天佑的爱国情怀。2、能迅速找到文章的中心句,知道第四自然段在文中所起的作用。【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在我们中国近代的百年的屈辱史中,曾经涌现出了很多的爱国人士,如虎门硝烟的林则徐等。今天我们走进那没有战火的战场,认识我们中国的伟大爱国工程师詹天佑。学生依据搜集的资料,同桌交流课外搜集的詹天佑的相关资料,并用简短的话语介绍给大家詹天佑。交流完老师出示其简介。二、检查预习1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京口区六年级语文《20詹天佑》教学案1、通过预习,我们知道,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詹天佑一生主持修筑了那么多铁路,为什么课文偏偏选择记叙他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事呢?2、认读生词阻挠要挟轻蔑嘲笑勘测勉励攀山越岭讥笑泥浆岔道铜像赞叹不已狂风怒号铁路干线经纬仪竣工藐视3、初步理解生词。三、整体感知,理清文章脉络。(一)速读课文,思考:你认为课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展开的?文章围绕这句话安排了什么内容?(二)中心句: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出示课件)(引导学生理解杰出、爱国的含义)(三)认识过渡句,理清段落层次。1、“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开始勘测线路。”这句话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出示课件)2、课文哪几小节写詹天佑接受任务前的情况?哪几小节写詹天佑接受任务后怎样完成任务?试着分段。三、了解背景,研读体会默读第2、3自然段,思考詹天佑是在什么情况下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出示课件)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学习、讨论。(一)当时的情况怎样?预设一:(出示课件)“当时,清政府刚提出修筑的计划,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就出来阻挠,他们都要争夺这条铁路的修筑权,想进一步控制我国的北部。”1、(引导学生从“刚……就……”,“阻挠”等词体会帝国主义的霸道、张狂、野心勃勃、根本就不把中国的主权和尊严放在眼里、恃强凌弱)2、师补充:从1895年到1899年,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攫取了近1万公里的铁路修筑权。帝国主义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