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3第二单元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考纲描述](B)1.乙醇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可燃性、与钠反应、催化氧化),乙醇的用途;(B)2.乙酸的分子结构,乙酸的酸性,酯化反应等性质,乙酸的用途;(B)3.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主要性质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A)4.探究乙醇的主要化学性质;(B)5.探究乙酸的化学性质;(B)6.葡萄糖与新制氢氧化铜的反应。[思考交流]1.什么是消毒酒精?2.酒后不能开车,警察如何检查司机是否酒后驾车?3.新装修的房间、新购置的家具往往会释放一种叫甲醛的有毒物质,请写出甲醛的化学式与结构式,甲醛有什么用途甲醛能否用于浸泡食品?4.如何用乙醇为原料制取乙酸?5.为什么不能饮用工业酒精兑制的饮料?6.怎样检验酒精中是否含水以及怎样除水?相关链接:李白斗酒诗百篇。李白,唐代大诗人,传说他非常爱喝酒,且酒后常诗兴大发,故有“李白斗酒诗百篇”之说。就是说,李白酒喝得越多,诗写得越多。其实喝酒,特别是大量饮酒,能刺激人的神经,使人处于一种不能自已的状态,往往表现为头昏脑胀、醉语连篇,严重者甚至会昏迷、损伤大脑神经,哪里还能写诗!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期,酒精的刺激会影响大脑发育,所以同学们一定不要饮酒,也应该劝告大人少饮酒!相关链接:杜康酒的由来。相传杜康酒,就是偶然将饭菜倒入竹筒,用泥土封住后形成的。酒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在酿酒技术提高的同时,也形成了我国博大精深的酒文化。中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古往今来传颂着许多与酒有关的诗歌和故事。如“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等。有的人“千杯万盏皆不醉”,而有的人则“酒不醉人人自醉”。相关链接:丰富多彩酒文化,悲欢离合喜与愁。①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②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谣指杏花村。”戏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电影: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③悲时—陆机说:置酒高堂,悲歌临觞。人寿几何,逝如朝霜。④欢时—李白说: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⑤离时—王维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⑥合时—欧阳修:十载相逢酒一卮,故人才见便开颜。⑦喜时—杜甫说: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⑧愁时—李白说: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考点解读]一、乙醇1.乙醇的分子结构结构简式:CH3CH2OH或C2H5OH官能团:2.物理性质:乙醇俗称:,它是一种、的液体,密度比水,易,能与水互溶,是2优良的。医疗消毒用酒精是的乙醇溶液。[思考交流]为什么用完酒精灯后要盖上灯帽?3.化学性质:⑴与金属钠的反应:2CH3CH2OH+2Na→2CH3CH2ONa+H2↑金属钠的变化气体燃烧现象检验产物水“浮、熔、游、响”安静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水珠。加酚酞后溶液变红,说明有碱性物质(NaOH)生成。乙醇“沉、不熔、不响”安静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水珠。加酚酞后溶液变红,说明有碱性物质(CH3CH2ONa)生成。[思维提示]①比水和金属钠反应要缓和的多。②K、Na、Mg等活泼金属能把乙醇分子里羟基中的氢置换出来。⑵氧化反应:①乙醇燃烧:点燃AgCu或或酸性重铬酸钾溶液酸性4KMnOCH3CH2OH+3O22CO2+3H2O②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乙醛③乙醇在常温下的氧化反应①乙醇的燃烧2CH3CH2OH+O22CH3CHO+2H2OCH3CH2OHCH3COOH②催化氧化:点燃AgCu或或酸性重铬酸钾溶液酸性4KMnOCH3CH2OH+3O22CO2+3H2O②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乙醛③乙醇在常温下的氧化反应①乙醇的燃烧2CH3CH2OH+O22CH3CHO+2H2OCH3CH2OHCH3COOH现象:光亮的铜丝加热到变黑,将灼热的铜丝迅速插入在乙醇中,铜丝由黑变红,同时产生刺激性气味。[思维提示]在焊接铜漆包线的线头时,常先把线头放在火上烧一下,以除去漆层,并立即在酒精中蘸一下再焊接,这是因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A.;B.。[考点解读]﹡③常温氧化:点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