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3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一、学习目标1.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2.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3.体会古代中国光辉灿烂的文学价值,感受中国古代不同历史时期文学的美感。二、预习检查1.是我国最古老的一部诗歌总集,是中国成熟诗歌形成的重要标志,共305篇。绝大部分是西周至春秋中期的诗歌。分为三部分。它对我国文学的发展有影响深广,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传统的基础。2.《离骚》是的代表作。是一首宏伟壮丽的政治抒情长诗,风格浪漫,充满奇特的幻想。《离骚》著称于世,人民又称体为“骚体”。“骚”与“风”对后世文学产生了巨大影响。南齐沈约认为,汉魏以来诗文“莫不同祖风骚”。3.以激情和浪漫著称,有的美誉,其诗风狂放,是盛唐气象在文学上的体现。处于盛唐走向衰弱时期,因此诗风表现出许多凝重与沉郁,笼罩着强烈的忧患意识与鲜明的人道主义色彩。他的诗被后人誉为诗史,他则被誉为。4.打破了词与诗的界限,词风清新俊逸,刚健豪放。是两宋时期女词人,词中蕴含着对国家兴亡的沉痛感慨。的词高超的艺术功力、强烈的爱国情怀和鲜明的个性风格,成为豪放词派集大成者。五、课后巩固1、李清照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女词人。她中年以后作品的突出特点是()A.怀念中原故土,渗透了忧伤的感情B.着重揭露封建统治的腐朽和黑暗C.着重表达豪迈奔放的思想感情D.反映市民生活面貌,具有浓厚的市民气息2、唐代一位诗人被称为“诗风壮浪纵恣,诗情一泻千里,笔势灵活矫健,充满大胆夸张和奇特想象”。该诗人应是:()A.李白B.杜甫C.白居易D.孟浩然3、宋元时期,话本、杂剧的出现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其流行主要是适应了下列哪一个社会阶层的需要()A.官僚B.市民C.皇族D.农民4、到人生追求,我们也许会吟诵,“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里依次引用的文学形式分别是:()A.楚辞、汉赋、唐诗B.楚辞、唐诗、宋词C.宋词、唐诗、楚辞D.唐诗、宋词、元曲15、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主流表达形式从诗、词转变到散曲、小说。这反映了()A.自然经济缓慢解体B.城市经济逐渐繁荣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D.儒家地位逐步提高6、从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主流文学表达形式的变化看,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是()A.逐渐平民化B.逐渐贵族化C.逐渐神秘化D.逐渐宗教化7、与城市经济和工商业发展无关的是()A.宋代话本和词的出现B.古代散文的发展C.描绘市井风情的绘画作品出现D.明清小说的繁荣8、被称为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两大优良的传统源头的作品是()A、《诗经》与《离骚》B、《诗经》与《楚辞》C、《唐诗》与《宋词》D、《诗经》与《唐诗》2—3预习检查:1、《诗经》风、雅、颂现实主义2、“楚辞”“楚辞”3、李白诗仙杜甫诗圣4、苏轼李清照辛弃疾课后巩固:1——5AABCB,6——8AB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