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滦平七中学案活页学科历史课题第18课科技文化成就编号姓名班级八年级使用时间2019.06.12学习目标、重点、难点1.列举并掌握“两弹一星”及载人飞船的名称及发射时间,了解邓稼先、钱学森、袁隆平和屠呦呦等科学家的事迹并学习其精神2.体会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重大科技文化成就的原因3.知道“双百”方针和文化事业的发展概况学习流程具体内容学法指导导入新课新课讲授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一)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1.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2.年,我国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飞行试验成功。3.1967年,我国第一颗爆炸成功。4.1970年,我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5.代表科学家:“中国导弹之父”,“两弹元勋”。小组合作探究钱学森、邓稼先等科学家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历史意义:“两弹一星”的成功,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志气,振奋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它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增强了我国的,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材料研读:结合课件展示的资料,想一想:当时的中国为什么要下定决心发展“两弹一星”?2合作学习自主学习6.1999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艘无人飞船。7.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航天员升入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8.2008年,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航天员实现太空行走。(二)杂交水稻与青蒿素1.20世纪年代,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为解决我国的吃饭问题和保障我国的,作出了巨大贡献,是我国首届最高科学技术奖和第一个特等发明奖的获得者。2.杂交水稻技术对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也有重要贡献,袁隆平被称为“之父”。3.20世纪70年代初,屠呦呦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4.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奖。小组合作探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新中国科技迅速发展的原因:(三)文化事业的发展1.1956年,毛泽东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艺术问题上实行“”学术问题上实行“”的方针。史称“”方针。2.2012年,中国作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3学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