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初级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讲学稿系列——第二单元第23课时课题14秋天课型:新授主备:周世华审核:王志平姓名:班级:时间:一、明确目标:学习目标: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2、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揣摩、品味诗歌优美的语言,初步学习读诗。3、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学习重点、难点: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揣摩、品味诗歌优美的语言。二、初读感知:1、搜集作者相关材料,准备交流。2、根据拼音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肥shuòqī息乌jiù梦mèi清liè枯hélián刀xīshuàiliáokuò3、释义。丁丁肥硕栖息寥阔枯涸清冽梦寐幽谷4、说“秋”。说说自己眼中的秋:5、读“秋”。①指导朗读:要注意朗读的节奏、重音,并且要有感情。②学生读诗歌。③你对刚才大家的朗读满意吗?尤其是哪些地方?你再来示范一下。三、自主探究6.品“秋”。(提示:怎么“品”?就是从诗中找出自己喜爱的诗句,读一读,赏一赏;或者将自己不太理解的诗句找出来与同学探讨探讨。)(1)品评、欣赏自己喜爱的诗句,然后美读。(2)交流探讨阅读中自己的不理解之处。(3)根据自己的理解,给自己最喜爱的一节诗命名。(4)朗读,加深理解。(指名一生有感情地朗读,其他学生闭目并展开想象,在脑中描绘出那一幅幅绚丽多彩的乡村秋景图,让自己置身于其中。)四、合作交流7、绘“秋”。提示:我们可以用哪些方式来绘“秋”?比如可以用画笔画,可以用文字描述(如写诗写散文等),还可以背诵自己喜爱的有关秋的古诗词,甚至还可以用歌声来唱秋。①学生准备(小组合作完成,也可以独自完成)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新城初级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讲学稿系列——第二单元②交流展示、欣赏评价五、拓展检测: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肥硕()栖息()寥阔()枯涸()清洌()梦寐()2.《秋天》选自,作者何其芳,现代、。3.全诗描绘了三幅图,请分别加以概括。第一幅图:第二幅图:第三幅图:4.在第一幅图中,作者写了两个画面,一是,一是。5.体会下列句子中词语的含义:⑴秋天栖息在农家里。栖息:⑵芦筵上满载着白霜,/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轻轻:6.诗中描写的意境具有怎样的特点?【板书设计】【学教反思】【错题集】《秋天》参考答案五1.略2.《预言》;诗人、评论家3.农家丰收图;霜震归渔图;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新城初级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讲学稿系列——第二单元少女思恋图4.山谷伐木;篱间背瓜果5.⑴“栖息”本用来描写有生命的物类,用在这里,概括秋天在农人家里的状况,将虚无的东西(秋天)视象化了,创造出松弛、闲静的氛围。⑵“轻轻”一词仿佛“信手拈来”,显示出渔人悠闲与自得的心情。6.具有清静、清远、清甜、清柔的特点。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