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三效”课堂自我见射洪沱牌实验学校张茂林今年我县针对以往教改重理论,轻实践的缺陷,率先在全国摸索和推行“三效”课堂,让教改直接面向课堂、面向教师、面向学生重实践的教学理念,更快推进了素质教育发展。在此形式下全县各级各类何如很好的贯彻教改精神,走科学发展的道路,便成了大家勇于探索的新话题。在此就如何构建“三效”课堂谈谈自己的拙见。一、狠抓备课管理,杜绝“三类课堂”。教案是课堂教学的指引和载体,备课的质量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只有牢牢的抓住这个载体,才可能很好杜绝“三类课堂”(乱课堂、死课堂、水课堂)现象的滋生和蔓延,提高课堂的效率。为了确保课堂教学效率,创建“三效”课堂,我认为对教师备课要落实好七项标准。即备教材、备教法、备教改、备流程、备重点、备考点、备学生、备得失。“备教材、备教法、备教改、备流程”,是让“三效”课堂理念直面向教师自身。要求每位教师要深专教材,从理论到方法、从教程到教态,从教材和教学实际出发精心备好每一堂课,并且要求备课格式都要规范,环节要齐全,过程要清晰,便于实际操作和使用,为课堂“高效”奠定坚实基础。“备重点、备考点、备学生”是将“三效”课堂要求直面向课堂主体——学生。教师备课要根据大纲和考纲要求,对自己所上了教材重点难点和考点做到心知肚明,并根据本班学生实际来设计教案,上课前要做到“心中有目标、心中有重点、心中有考点、心中有学生”;上课要注重重难点突出,学生优差要兼顾,使每节课达到实效。“备得失”是将“三效”课堂的有效性进一步延伸到课后。每位教师上完课后都应该将本节课后的一些教学感悟、得失及时地记录下来,供今后备课和教学参考,从而长期确保课堂教学的“有效”,彻底消除了“三类课堂”的滋生和蔓延。二、教学要着眼于学生。如果教师是我们“三效”课堂的引导者和组织者;那么学生便是“三效”课堂的参与者和体现者。我们任何课堂都离不开学生的参与和支持。没有学生的教学,无视为教学;不注重学生的教学,无从谈效率。为此,笔者认为要想构建“三效”课堂,教学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从学生实际出发教学过程中教师“教什么”、“怎么教”、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切实的做法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学定教”即根据学生的学情确定教学内容、教学策略。2、教师引导学生自学传统习惯认为,教师讲得越多、越细、越深、越透,学生学得就越快、越好,一直认为教师带领学生,总比学生自己摸索要来得更快一些。事实上,这样做容易造成学生思维的惰性,学生成了被动的“哑巴”。3、注重学生试卷分析每次测验后,把试题分为几大类进行统计,其中选择题为一个统计点,填空题为一个统计点,解答题有几题就分为几个统计点。在年级内统计各题得分情况进行分析,能反应出不同班级之间的差异,这样在备课组的考试分析时,把得分高的班级的教学经验拿来推广,得分差距大的班级,大家一起帮助分析原因,有效地弥补了教师的教学盲点。也为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做到有的放矢,这样为提高了课堂的实效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4、落实培优补差工作。为了保护优秀生的学习热情,我们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进度,适当为学有余力的部分学生布置一些稍微难一点的题目。引导优等生克服浮躁、眼高手低等不良倾向,扎扎实实的夯实基础,努力培养综合、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加强个别指导的同时,帮助他们选择必要的课外学习读物,开阔了他们的知识视野,培养了他们的自学能力。针对学困生的特点,我们首先帮助他们树立学习学的信心,如课堂提问时故意提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当他们回答正确时及时给与表扬。在布置作业时,采取分层次的要求,对学困生适当降低要求,并根据情况给与适当的提示,遇到确实不会的问题,允许他们缓交作业,但是必须及时找老师辅导。我们还通过谈心,及时了解他们学习中所遇到的困难,特别是克服对学习的畏惧心理,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成立合作学习小组,对学困生给予学习上的帮助。三、抓实业务学习提高。1、加强业务学习每周每科利用好半天时间,组织好相关老师,开设业务论坛,坚持校本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