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第1课时糖类1.下列关于糖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糖类物质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是动植物所需能量的重要来源B.淀粉和纤维素属于糖类,所以具有甜味C.蔗糖主要存在于甘蔗和甜菜中D.葡萄糖可用于医疗输液解析:淀粉和纤维素均属于糖类,但糖类物质不一定具有甜味,如纤维素没有甜味。答案:B2.在①葡萄糖与银氨溶液反应;②淀粉在稀硫酸作用下在水中加热;③葡萄糖与钠反应;④葡萄糖在一定条件下与乙酸反应中,不包括的反应类型是()A.氧化反应B.加成反应C.酯化反应D.水解反应解析:①氧化反应;②水解反应;③置换反应;④酯化或取代反应,所以没有发生加成反应。答案:B3.(2019·江苏卷)糖类是人体所需的重要营养物质。淀粉分子中不含的元素是()A.氢B.碳C.氮D.氧解析:本题考查淀粉的组成。淀粉的组成通式为(C6H10O5)n,不含N元素,C项符合题意。答案:C4.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鲜榨橙汁遇到碘水会变蓝B.馒头越嚼越甜C.所有的糖都具有甜味D.土豆中的淀粉经水解可变成酒(乙醇)解析:鲜榨橙汁主要含有葡萄糖、维生素C等,遇到碘水不会变蓝色,A错误;馒头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无甜味,但在口腔内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发生水解反应产生麦芽糖,因此会出现甜味,故馒头越嚼越甜,B正确;有些糖没有甜味,如纤维素,C错误;土豆中的淀粉经水解产生葡萄糖,葡萄糖在酒化酶作用下可变成酒(乙醇),D错误。答案:B5.某学生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用以检验淀粉水解的情况: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淀粉尚有部分未水解B.淀粉已完全水解C.淀粉没有水解D.淀粉已发生水解,但不知是否完全水解解析:因为混合液呈碱性,所以加碘水不变蓝,不能说明不含淀粉;而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生成砖红色沉淀,说明其中含有葡萄糖。故结论应为淀粉已水解。答案:D6.有A、B、C三种无色溶液,它们分别是葡萄糖溶液、蔗糖溶液、淀粉溶液中的一种,某同学做实验得出:①B能发生银镜反应;②A遇碘水变蓝色;③A、C均能发生水解反应,水解液均能发生银镜反应。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各物质的名称:A是________,B是________,C是________。(2)写出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①蔗糖水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淀粉水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A遇碘水变蓝色,说明A为淀粉;而B能发生银镜反应且不能水解,B为葡萄糖;C能水解,且水解液能发生银镜反应,C为蔗糖。答案:(1)淀粉葡萄糖蔗糖(2)①C12H22O11+H2O――→C6H12O6+C6H12O6蔗糖葡萄糖果糖②(C6H10O5)n+nH2O――→nC6H12O6淀粉葡萄糖(时间:40分钟)A级基础巩固1.将蔗糖放入试管中,加水和稀硫酸振荡,水浴加热5分钟,取水解液3mL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加热后没有看到砖红色物质出现,这是因为()A.加热时间不够B.蔗糖纯度不够C.Cu(OH)2的量不足D.水解液未用碱液中和解析:蔗糖在稀硫酸的催化作用下水解,水解液中有H2SO4,使Cu(OH)2溶解,不能得到Cu2O沉淀,在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前,应用碱液中和作催化剂的稀硫酸,并调至碱性环境。答案:D2.中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很多地方至今仍用传统工艺来制作米酒。家酿米酒的转化过程为()A.淀粉→蔗糖→葡萄糖→酒B.淀粉→麦芽糖→葡萄糖→酒C.淀粉→麦芽糖→果糖→酒D.淀粉→蔗糖→果糖→酒答案:B3.下列关于淀粉和纤维素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它们都属于糖类,且互为同分异构体②二者都能发生水解,都没有甜昧③二者含C、H、O三种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同④都可用(C6H10O5)n表示,但淀粉能发生银镜反应,而纤维素不能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解析:淀粉和纤维素不属于同分异构体,①错误;淀粉和纤维素都能发生水解,都没有甜味,②正确;由其组成(C6H10O5)n可知,二者含C、H、O三种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同,③正确;淀粉和纤维素都不能发生银镜反应,④错误。答案:B4.只用一种试剂就可以鉴别乙酸溶液、葡萄糖溶液、淀粉溶液,这种试剂是()A.NaOH溶液B.新制Cu(OH)2悬浊液C.碘水D.Na2CO3溶液解析:新制Cu(OH)2悬浊液遇乙酸溶液溶解,与葡萄糖溶液加热产生砖红色沉淀,与淀粉溶液混合无明显现象。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