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寻甸县民族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第I卷(选择题,共60分)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周代宗法分封制,打破了远古以来方国之间政治相互独立的格局,以周王室为中心,联结许多有亲缘关系的诸侯国,形成在统一版图之内的强大统治机体。据此可知,周代分封A.出现了君主专权的局面B.有助于亲缘关系的形成C.建立起国家政治新秩序D.产生了中央集权新体制2.1975年在湖北出土的睡虎地秦简《置吏律》中规定:任用吏或尉,在已正式任命后才能令他行使职权和派往就任;啬夫(古代官吏名)被调任其他官府,不准把原任官府的佐、吏任用到新任官府。这一规定旨在A.强调地方官吏由中央任免B.提升基层官吏的责任意识C.加强对官吏的监督和管理D.允许地方官大胆任用亲信3.《元史・地理志》载:“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糜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之于内地”。这表明元朝A.实现了民族平等B.国家经济中心南移加速C.减轻了农民负担D.统一的封建国家的发展4.下表为汉至唐前期东南三个地区的郡县增置情况。据此可知,这段时期A.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削弱B.东南地区成为政治统治中心C.地方行政管理制度已成熟D.经济发展影响地方行政区划5.下表反映的是曹魏至北宋时期入仕群体中寒门学子所占的比例,导致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中央机构的调整B.选官制度的变革C.监察制度的完善D.儒家思想的发展6.美国学者查尔斯・默里在《文明的解析》中写道:“宋代经济已含有近代商业的很多因素。”其依据之一是A.出现地域性的商帮B.流通领域出现纸币C.城市政治功能加强D.市场监管不复存在7.“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这一论述最可能出自A.《韩非子》B.《春秋》C.《道德经》D.《墨子》8.宋代在知州以外,于诸府州设“通判某州军事”一官,知府知州的公文命令必须经通判的联署方能生效,通判还可直接向朝廷奏事。这表明通判的作用是A.制约地方长官B.控制财政大权C.提高行政效率D.牵制中书门下9.《史记》提出“祖黄帝说”,认为黄帝是华夏始祖,是颛顼、帝喾、尧、舜的祖先,也是夏朝人、商朝人、周朝人、秦朝人的祖先,还是汉朝人和匈奴人的共同始祖。这种观念有利于A.维护宗法制度B.加强中央集权C.增强文化认同D.巩固政治联盟10.汉武帝在位时为加强中央集权、增加政府收人采取的经济措施包括①将铸币权收归中央②实行盐铁官营③国家插手并经营商贸④“废井田,开阡陌”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1.汉武帝时期,曾多次大规模“巡狩”,视察地方,发现很多郡国监御史玩忽职守,地方许多问题没有及时奏报中央政府。为此,汉武帝A.确立察举制B.设立十三州刺史C.实行推恩令D.发兵平定地方叛乱12.下列改革中,为北方统一南方以及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基础的是A.商鞅变法B.王莽改制C.孝文帝改革D.王安石变法13.地图包含有丰富的历史信息,是学习历史的必备工具。图1反映的社会状况出现于A.西汉B.西晋C.唐朝D.北宋14.如果想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农作物和果树栽培方法,最好查阅A.《九章算术》B.《尚书》C.《水经注》D.《齐民要术》15.把握历史阶段特征有助于我们加深对历史的认识。某同学设计了图2,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这段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是A.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B.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D.早期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16.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中外文化交流频繁,异域文化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下列文化艺术作品不符合这一特征的是A.壁画《胡姬舞》B.龙门石窟佛像C.顾恺之《洛神赋图》D.雕版印刷《金刚经》17.三省六部制(图3)的确立使得中央决策和执行体系日臻完备。其决策体系包括A.皇帝、尚书省、六部B.皇帝、中书省、门下省C.六部、尚书省、门下省D.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18.唐太宗认为“夷狄亦人耳,其情与中夏不殊。人主(君主)患德泽不加,不必猜忌异类。盖德泽洽,则四夷可使如一家,猜忌多则骨肉不免为仇敌。”为此唐太宗采取了A.开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