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所向往的自由、平等是什么样子的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其中,法治是实现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保证;追求自由平等,维护公平正义,则是法治的价值追求,体现了法治的基本精神。第1框自由平等的真谛第七课尊重自由平等这些图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人们对自由的无限向往活动调查:你自由吗?小红:我不自由,周末想出去玩,妈妈不让,郁闷。小马:我也不自由,我想玩个电脑,我妈妈都要限制我时间,没意思。小明:我也不自由,晚自习时想和同学讨论数学习题,可是学校不允许讲话。小亮:我不自由,上课太累了,想睡觉,可是老师不允许我们睡觉。.......1、一只风筝看自由一、无法治不自由“无力回天”②作为人而言,人在自由的环境中会产生怎样的感觉?①风筝想在蓝天白云下自由飞翔是因为什么?③风筝要在蓝天上自由飞舞,就要受到必要的限制,挣脱线的风筝只会一头栽下来,无力回天。挣脱了束缚的风筝为什么“无力回天”?有限制的自由?没有限制的“自由”?校规自由平等的真谛自由真谛(一)①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无限制的自由只会走向自由的反面。结论一:2、网络谣言看自由一、无法治不自由自由平等的真谛我看网络谣言请结合材料,说一说网络世界自由的边界?人民日报文章:抹黑英雄恶搞历史成网络公害近日,在互联网丛林中,历史虚无主义悄悄披上了摩登的外衣,恶搞戏说颠覆主流:黄继光堵枪眼不合理,刘胡兰系被乡亲所杀,雷锋日记全是造假,狼牙山五壮士其实是土匪……他们打着“学术研究”的旗号,高举“学术自由”之名,歪曲历史,抹黑英雄,否定民族之根。如此恶搞,遭到一些网民的自发抵制和国家层面的依法打击。截至目前,已有133个相关微信公众账号被依法关闭。谣言编造者也已被公安机关依法查处。活动二:自由平等的真谛自由真谛(二)②无论现实世界还是网络空间,自由都是法律之内的自由。结论二:自由在法律上的体现我们享有的和正当行使的各项权利自由主要指人们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照自己意志活动的权利。3、法治角度看自由一、无法治不自由自由与法治的关系法治保障自由规范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一方面,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违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法治规范自由)另一方面,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们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不受非法干涉和损害。(法治保障自由)→1、历史角度看平等二、法眼看平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平等是人类的崇高理想,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少数民族代表出席全国人大会议公民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为追求平等的努力中国杭州G20峰会现场厦门金砖五国领导人峰会现场北京“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29国首脑峰会现场平等对话、协商的精神平等是人类的崇高理想,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之一。2、法律角度看平等二、法眼看平等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我国公民的合法权益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违法或犯罪行为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任何公民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相关链接我国多部法律都有关于平等的规定。刑法规定: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民法总则规定,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一律平等。民事主体的财产权受法律平等保护。教育法规定: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受教育者在入学、升学、就业等方面依法享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