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第1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2)VIP免费

第1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2)_第1页
1/1
岳麓版必修二第1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评测练习1.我国古代农耕经济形成南稻北粟局面取决于A.自然条件B.政府政策C.居民口味D.历史原因2.下列哪一项发明的出现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ABCD3.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谨,谓之天府”,这是因为4.剪纸是我国的民间艺术,观察下列剪纸,其内容形象地反映了A.领先世界的手工技术B.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C.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D.古代社会的和谐融洽5.“一头牛,一方田,老婆孩子热炕头”,是中国古代农民向往的理想生活。这突出反映了小农经济怎样的特点A.封闭保守B.精耕细作C.耕织结合D.艰难脆弱6.西周时“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引起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公田变为私田B.铁器牛耕的推广C.国家走向统一D.封建制度的确立7.我国古代的一些著作中多有关于农业的叙述,如《荀子·王制》:“凡农之道,厚(候)之为宝”。《农书·粪田之宜》:“用粪犹用药也”。《吕氏春秋·上农》:“时至而作,竭时而止”。《齐民要术》:“麦黄种麻,麻黄种麦”。以上四则材料均反映了A.中国古代农业根据节气来安排农业生产B.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C.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尊重自然规律D.中国古代农业注重因地制宜参考答案:AAACABB发A.都江堰B.芍陂C.郑国渠D.坎儿井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第1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