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1/21中国古代文论选读试题一(含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孟子对儒家文艺思想开展的突出贡献在于他的“与民同乐〞的文艺美学思想,以与“知人论世〞与“以意逆志〞的文学批评方法论。2、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根据历史上许多伟人的事迹,概括出“_发愤著书__说,这是一种进步的文学思想。3、《毛诗大序》认为诗歌创作要符合“发乎情,止乎礼义〞的原如此,而在批评黑暗现实方面,又必须“主文而谲谏〞,反映了儒家的文艺思想。4、陆机《文赋》把文体分为十类,并具体概括了其风格特征,其中提出了“诗__缘情_而绮靡〞,“赋__体物_而浏亮〞。可以看出他对文学艺术的两个重要特征:感情与形象有了极为深刻的认识。5、钟嵘《诗品》把五言诗人分为两个大的系统,以《_诗经_》和《_楚辞_》分别为其源头,风、骚并举,探源溯流,评价极为深刻。6、愈继承了孟子的“养气〞说,提出了“_气盛言宜_〞之论,又继承了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提出了“_不平如此鸣〞论。7、“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这一著名论断出自唐代的大诗人、文学理论批评家__白居易_的著名书信体论文《与元九书》。8、在《论词》中,清照力主要严格区分诗与词的界限,提出了词“__别是一家_〞的著名观点,这是比拟符合诗词开展的实际情况的。9、炎在《词源》里首先确定了“雅正〞的审美标准,又提出了“_清空_〞和“意趣_〞的审美要求,并分别列专节对二者进展了论述。10、袁宏道为了抨击七子派的模拟复古之风,提出了“独抒性灵_,不拘格套〞的口号,因而提出了“_性灵〞说的诗学主。11、诗歌创作都面临如何表现其对象的问题,清代王士祯的“神韵〞说主对审美对象的表现应做到“不着_一字,尽得_风流〞。12、王国维继承了唐代以来许多文学理论批评家的有关理论观点,并受到康德、叔本华的理论影响,在《人间词话》里提出了贯穿其文学思想的理论核心“境界〞说,使有关意境的理论达到了最为完善、系统、深刻的水平。二、名词解释〔每一小题5分,共10分〕1、〔庄子的〕“虚静〞说word2/21“虚静〞说是中国古代有关创作构思的理论。“虚静〞,最早是老子在《道德经》里提出“致虚极,守静笃〞的说法。庄子极开展了老子的“虚静〞学说,认为虚静是进入道的境界时所必须具备的一种精神状态。《庄子·大宗师》里提出“坐忘〞,“坐忘〞就是“虚静〞。〔1分〕就是要人忘掉一切存在,也忘掉自己的存在,抛弃一切知识,达到与道合一。〔2分〕庄子认为虚静必须在“绝学弃智〞的根底上方可达到,然而也只有达到虚静,才能对客观世界有最全面最深刻的认识,才能自由地进展审美观照,艺术创造力才最为旺盛,才能创造出和造化天工完全一致的作品。〔2分〕2、〔渔戏曲创作的〕“立主脑〞说清代戏曲理论家渔在《闲情偶记·结构》里列《立主脑》一节,说:“古人作文一篇,定有一篇之主脑。主脑非他,即作者立言之本意也。传奇亦然。〞提出了戏曲创作要“立主脑“之说。〔1分〕文中又说:主脑是“作者立言之本意〞,就是说,一部戏曲是为何人何事而作。一本戏中只有一人是主要人物,其他是陪衬;也只有一事是中心情节,其它也是陪衬。这主要人物和中心情节就是一部戏曲的主脑。〔1分〕所谓“立主脑〞就是要决定这部戏曲是为何人何事而作。立了“主脑〞,就要集中主要精力来描写主要人物和中心情节,其他的众多人物和事件都要围绕主要人物和中心情节来展开。〔3分〕三、单项选择题〔每一小题2分,共10分〕1、《论语·为政》记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B〕。〞A‘尽美矣,又尽善也'B‘思无邪'C‘尽美矣,未尽善也'D‘乐而不淫,哀而不伤'2、“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外。〞这段诗论出自〔D〕。A《论衡·艺增》B《孟子》C《史记·屈原列传》D《毛诗大序》3、提出所谓“韵外之致〞、“味外之旨〞、“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四外〞说的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家是〔D〕。A陆机B钟嵘C皎然D司空图4、“邺下风流在晋多,壮怀犹见缺壶歌。风云假设恨华少,温新声奈尔何。〞元好问的这首论诗绝句是〔C〕。word3/21A赞扬华、温庭筠、商隐诗有建安风骨,只是华诗稍欠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