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该如何发挥自己的教育优势杨家店小学高晓欢【摘要】:母亲对孩子的教育影响非常深远,可并不是所有母亲都明白自己的重要作用,而且都能用正确的方法去教育孩子,特别是对小学生,本文将结合笔者的教育经验对以上问题加以阐述。【关键词】:小学生教育母亲的教育优势每一个孩子都是父母心头肉,他们一出生就犹如一块璞玉,等待着被雕琢成一件精美的工艺品,可结果却不能尽如人意。作为一名长期担任班主任的一线教师,一个孩子的母亲,我觉得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还在于家庭教育,而家庭教育的重任却往往落在了我们这些做母亲的肩上。所以我不得不说母亲承担着前所未有的教育重任。父母教育优劣分析:1、母亲与孩子生活在一起的时间远远多于父亲及其他人。孩子从呱呱落地到长大成人,一般情况下,他与母亲生活在一起的时间最长受母亲的直接影响也最大。母亲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一个微笑,一声怒骂,甚至一个微不足道的细节都会成为子女模仿的对象,潜移默化中左右着子女世界观人生观的最初形成。而父亲多由于生计问题需要把重心放在工作上,教育孩子常常是没有时间优势。2、母亲的教育更亲切,更有耐心,而父亲的教育则太刚、太直、不会转弯儿,小孩子不易接受。家庭生活当中,妈妈和孩子接触最多、关注最多、情感也最深。一百个孩子中几乎有一多半在情感上都会更倾向于自己的妈妈。妈妈和孩子的之间的情感出自天然,很难割裂。当孩子出现问题、犯了错误时,如果爸爸严厉批评了孩子,孩子可能会产生逆反心理;而妈妈去说,孩子则不会有那么大的抵触心理,反而会觉得妈妈说得是有道理的。此外,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爸爸教育太刚、太直、不会转弯儿,对于已经具有自我意识和自尊意识的孩子来说,这样的批评方式,他们显然是不大欢迎、也不太好接受的;相反,妈妈教育在这个时候则更能起作用,因为妈妈在感情上和孩子比较贴近,能给孩子一定回还的空间,使他能够更为深刻地去认知自己的错误。3、母亲更富有奉献精神。古有“孟母三迁”,今有暴走妈妈,割肝救子,再到如今各个辅导班门前殷切等候的妈妈们,古往今来,处处都闪现着母亲的奉献精神。只有她们愿意舍弃一切自由,成全子女,教育孩子。4、母亲更易与老师交流沟通。多年的班主任工作,我发现大凡前来开家长会的家长们母亲居多,,她们关于孩子总有收不完的话,最后一个走出教室门的大多是妈妈,而少有的几个父亲在听完老师的工作汇报,确认没事后,就忙自己的事去了。当然这也与女性的语言较男性发达有关。总而言之,我个人觉得母亲更适合教育孩子,也正在担任着这一重要角色。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母亲都清楚自己在家庭教育中的这一重要地位,且能运用正确的方法去教育孩子,在这我就结合我这些年工作和教育自己孩子的经验和各位妈妈们交流一下。1.不唠叨——再有道理的话也不超过三遍当妈妈的爱无处不在时,妈妈们常常就会犯这样一?错误:唠叨。生怕孩子哪里做的不对,哪里做的不好,从而在孩子耳边絮絮叨叨。母亲爱孩子,总觉得怎么爱都爱不够,总是会不知不觉去孩子耳边叮嘱几句。这些话,说得不多,孩子体会到的是妈妈不尽的关爱;说得多了,孩子就会渐渐对这些话免疫,渐渐对妈妈的关爱漠视起来。2.做个粗放型的妈妈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给孩子自主决定的自由,既能慢慢培养出孩子的决断能力,更是能让孩子在选择比较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辨别是非的能力,这些能力对其今后的学习生活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些关系重大的事情,在妈妈把好关的基础上,给孩子部分选择的自由,这样既能保证孩子大方向上不出什么问题,又能让孩子学着比较和鉴别,从而学会趋利避害。当妈妈能够做到该放手时放手,该用心时用心,孩子就能既感受到妈妈的爱,又能健康快乐地成长了。3、要经常鼓励孩子,切不可在孩子面前说令孩子灰心的话,如“你怎么这么笨呀!”“这么简单的题也能错”“你看***考的多好!”类似这样的话当免即免,不要在孩子面前说,这样的话只会让孩子感到自卑,自觉不自觉地就想到“我为什么会怎么笨……这对孩子今后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要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当然不能一味地夸赞,否则小孩子会有高人一等,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