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的区位选择一、区位的含义二、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1、气候2、地形3、土壤4、市场5、交通运输6、政策三、自然因素的利用和改造四、社会经济因素的发展变化1、场区位及其需求的变化2、通运输条件的发展变化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理解旅游活动中的环境问题及其成因(2)掌握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内容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判断、推理、分析问题的能力3.德育目标:通过学习,培养学生文明习惯、公德意识及利用资源、保护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观教学重点:旅游资源开发评价条件教学难点:1.游览价值2.市场距离3.旅游的环境承载量教学方法:案例法、讨论比较法教学手段:电化教学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复习导入]略[讲授新课][板书]4.5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一、旅游活动中的环境问题[点击课件]展示图片:旅游交通工具,旅客随便丢废弃物提问:这幅图片反映出旅游活动会产生什么问题?产生什么影响?回答,总结:略[板书]1、环境污染[点击课件]展示材料1、材料2提问:上述两材料,反映旅游活动中存在什么问题?后果如何?回答,总结:略[板书]2、对动植物资源的破坏[点击课件]展示材料提问:这段材料反映出旅游活动中的什么问题?有何影响?回答,总结:略[板书]3、对背景环境的破坏[点击课件]展示图片提问:上述几幅图片反映旅游活动中的什么现象?会有何负面影响?回答,总结:略[板书]4、对文物古迹的破坏[承接]除了以上问题,旅游活动还会对正常社会秩序产生冲击。[板书]5、对正常社会秩序的冲击[提问]谁能说一下,旅游活动会怎样冲击正常社会秩序?回答,总结:略[过渡承转]略[板书]二、旅游资源开发评价1、游览价值[提问]从游览价值角度考虑,旅游资源开发要考虑哪些条件?回答,总结:(1)资源的质量。举例①万里长城,秦兵马俑②杭州西湖,苏州园林(2)集群状况。举例①北京景区②杨村小世界(3)地域组合状况。举例①天津水上公园②北京雍和宫[承转]旅游地的资源价值越高,其经济价值也就越高吗?(不是)讲解:与其他产业一样,旅游业也必须考虑市场因素。[板书]2、市场距离[点击课件]展示材料讨论:为什么到杭州的游客以上海、江苏最多?而安徽、北京很少?师总结:略。提出经济距离的概念。[点击课件]展示“经济距离”动画[承转]经济距离越长,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需求也越低,可见,旅游地的最优吸引半径是有限的。[点击课件]展示“最优吸引半径”动画举例:北京、杭州、西安、洛阳[板书]3、交通位置及通达性。[点击课件]展示材料讨论:两地中哪一个旅游资源的开发速度快一些?为什么?[板书]4、地区接待能力[点击课件]展示材料,自学[板书]5、旅游的环境承载量[提问]请同学读一下旅游环境承载量的概念,且说出它是用什么来衡量的呢师讲解:旅游环境承载量包含着景区资源、经济发展、生态环境等对游人数量的适应能力,有的景区大,有的景区小。[点击课件]展示材料讨论:两地在旅游的地区接待能力,旅游的环境承载量方面有什么差异?回答,总结:略[板书]“旅游环境的保护”(让同学课下自学)[课堂小结][课堂反馈][课下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