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初步压实的碎石上分层浇沥青、撒布嵌缝料,再压实而成的路面结构称为(C)路面A.沥青混合料B.乳化沥青碎石C.沥青贯入式D.沥青表面处治2.路面依力学特性划分为(A)A.刚性和柔性路面B.水泥混凝土和沥青路面C.半刚性和半柔性路面D.砂浆和细石混凝土路面3.装配式简支梁桥抗扭能力最大的截面是(A)A.箱形B.T形C.工字形D.Ⅱ形4.计算松散材料在自然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质量的指标是(C)A.密度B.表观密度C.堆密度D.孔隙率5.材料含水率与外界湿度一致时的含水率称为(C)A.临界含水率B.吸水率C.平衡含水率D.极限含水率6.某材料的密实度为75.5%,其孔隙率为(A)A.24.5%B.35.5%C.30%D.25.5%7.比强度是按(D)计算的材料的强度A.单位B.质量C.平均质量D.单位质量8.碳素结构钢Q235—B,B表示(C)A.屈服点为235MPa,B级沸腾钢B.屈服点为235MPa,B级镇静钢C.屈服点为235MPa,B级半镇静钢D.屈服点为235MPa,B级特殊镇静钢9.钢筋经冷拔处理后其(B)A.抗拉强度提高、伸长率降低B.抗拉、抗压强度均提高,伸长率降低C.抗拉、抗压强度均提高,伸长率增大D.抗拉、抗压强度均提高,伸长率不变10.在网络计划中,若某项工作的(D)最小,则该工作必为关键工作A.自由时差B.持续时间C.时间间隔D.总时差11.在组织流水施工时,如果(B),则不能保证专业施工队的工作连续,造成窝工(注:M—施工段数;N—专业施工队数;t—流水节拍)A.M>NB.M<NC.M>tD.M<t12.下列工作为施工组织设计的主要内容:①设计施工平面图②编制各种物资需要量计划③计算技术经济指标④拟定施工方案⑤编制施工进度计划试选择正确的编制程序:(B)A.①—②—④—⑤—③B.④—⑤—②—①—③C.①—②—⑤—④—③D.④—①—②—⑤—③13.网络计划中某项工作的自由时差为3天,总时差为5天。在施工进行过程中,通过检查发现该工作的实际进度拖后,且影响施工总工期1天。在其它工作均正常的前提下,该工作的实际进度拖后(B)天A.3B.4C.5D.614.某管线工程全长500m,划分为10个施工段,有挖沟、铺管、焊管、回填四项施工过程,流水节拍为1d,当组织等节奏流水施工时,其总工期为(B)A.10dB.13dC.14dD.16d15.工程量是(C)的直接依据。A.确定直接费单价B.确定间接费C.编制工程量清单D.确定投标单价16.高速公路的路面基层宜选用(B)。A.石灰稳定土基层B.级配碎石基层C.级配砾石基层D.填隙碎石基层17.当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特别是深水岩面不平且无覆盖层时,桥梁墩台基础宜选用(C)。A.沉井基础B.桩基础C.管柱基础D.扩大基础18.关于水泥凝结时间的描述,正确的是(A)。A.硅酸盐水泥的终凝时间不得迟于6.5hB.终凝时间自达到初凝时间起计算C.超过初凝时间,水泥浆完全失去塑性D.普通水泥的终凝时间不得迟于6.5h19.流水施工的科学性和技术经济效果的实质是(D)。A.实现了机械化生产B.合理利用了工作面C.合理利用了工期D.实现了连续均衡施工20.流水施工的施工过程和施工过程数属于(C)。A.技术参数B.时间参数C.工艺参数D.空间参数21.对确定流水步距没有影响的是(D)。A.技术间歇B.组织间歇C.流水节拍D.施工过程数22.某分部工程有甲、乙、丙三个施工过程,分4段施工,甲施工过程的流水节拍是3周、5周、2周、4周,乙施工过程的流水节拍是4周、3周、3周、3周、丙施工过程的流水节拍是5周、2周、4周、2周,为了实现连续施工,乙、丙两施工过程间的流水步距应是(B)周。A.3B.4C.5D.623.已知E工作有一个紧后工作G。G工作的最迟完成时间为第14天,持续时间为3天,总时差为2天。E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为第6天,持续时间为l天,则E工作的自由时差为(B)天。A.1B.2C.3D.424.关于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下述说法中错误的是(C)。A.自终点至起点不出现波形线的线路是关键线路B.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中表示虚工作的箭线有可能出现波形线C.每条箭线的末端(箭头)所对应的时标就是该工作的最迟完成时间D.每条实箭线的箭尾所对应的时标就是该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25.为缩短总工期,应该采取措施缩短双代号网络计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