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第1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VIP免费

第1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_第1页
1/14
第1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_第2页
2/14
第1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_第3页
3/14
第1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二)授课人:张燕燕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宋元时期的文化成就,包括史学、宋词及杰出的词人、元曲和关汉卿、绘画和书法成就。通过此期文化成就的介绍,引导学生体会“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并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初步分析历史现象的初步能力;通过对宋词、元曲、绘画、书法艺术作品的鉴赏,培养学生的审美观,提高学生的鉴赏力。(二)过程与方法截取《上下五千年》宋元文化部分史学、文学、艺术等资料片,丰富与充实课堂教学内容;采用自学法、师生讨论法、比较法、歌诀法等完成教与学任务。(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资治通鉴》的写作过程及其他文化卓越成就,培养学生形成严谨的治学态度;对祖国灿烂文化的骄傲感。教学重点“司马光和《资治通鉴》”与“宋词与元曲”是本课的重点内容。在“司马光和《资治通鉴》”这一重点内容上,教师搜集有关司马光的小故事,充实教学内容;同时分析该作品出现的背景、注意与《史记》的纵向比较,突出编年体的特点。在“宋词与元曲”这一重点内容上,加大学生对这些作品的感知能力,强调学生对作品要多读,通过朗读原作,领会作品风格。教学难点是在介绍史学、文学、艺术等方面成就时,如何使学生逐步形成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看待文化现象的能力。教师将反映此时代特征的相关作品加以综合比较,帮助学生感性认识这一观点。以此突破这一难点。教与学方法提问法,答疑法,讨论法,歌诀法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课前准备:宋元时期我国科技成就↘导入新课宋元时期,我国不仅科技成就突出,史学、文学、艺术等成就也光彩夺目。↘讲授新课第1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二)一、司马光和《资治通鉴》(板书)(问题)1、《资治通鉴》的作者?生活的时代?2、《资治通鉴》的内容?3、《资治通鉴》的体裁、特点及价值。(板书)《资治通鉴》司马光,战国五代编年忙同学们对司马光应该非学生复习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学生观看资料片《资治通鉴》学生回答:1、司马光,生活在北宋。2、这部书按年代顺序,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将近300卷。3、《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全书取材广泛,叙事明晰,文笔生动,对研究古代历史有重要参考价常熟悉,谁能讲讲他的小故事?我们前面还学习了司马迁,(问题)这两人如何区分?(教师补充)纪传体是以人物为中心编写;编年体是以年、月、日等时间顺序编写,就象我们的历史课本编写体例一样。(教师讲述)《资治通鉴》是一部继《史记》以后我国著名的史学巨著(问题)为何在北宋时期出现这一巨著?(教师讲述)北宋王朝与少数民族长期的冲突中,多数处于劣势。加之北宋国内出现的一系列值。学生讲述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教师提示,从两人所处时代、所著作品、作品内容、作品特点等加以区分。生答:人物司马迁司马光时代西汉北宋著作《史记》《资治通鉴》著作内容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战国到五代著作体裁纪传体通史编年体通史困难,促使北宋的政治家们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于是他们把目光投向历史,通过总结历史上的经验教训,以为当世统治者借鉴。这是《资治通鉴》问世的根本原因。(教师讲述)司马光写作《资治通鉴》态度非常严谨,(举例)他40多岁时开始编写《资治通鉴》,为了尽快完成编写工作,他取来一块圆木,用工具把圆木刮得光光亮亮,当枕头用,每当疲倦极了的时候,他就在木枕上小睡一会儿。如果一翻身,头便会从木枕上滑下来而惊著作特点文笔简洁、语言生动取材广泛,叙事明晰,文笔生动醒。只要一醒,司马光又马上开始编写工作。司马光给这这个木枕取了一个名,叫“警枕”,意思是:警惕自己,加紧编写《资治通鉴》,终于在司马光去世的前两年,一部贯穿古今的编年体通史巨著《资治通鉴》完成了。司马光死后,人们发现《资治通鉴》的部分残稿整整堆满了两间房子,有人翻阅其中的篇章,竟没有看到一个写得潦草的字。(问题)从中你可以看出司马光的哪些品质呢?(教师讲述)《史记》、《资生答:勤奋、持之以恒、严谨生答:1、A2、C3、C4、╳这四道练习题从《资治通...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第1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