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7自然资源的特征和分类(一)自然资源1、定义:是指广泛存在于自然界、能为人类利用的自然资源要素(二)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1、不均匀性2、有限性:①自然资源的总量②自然资源的开采3、综合性:相互联结、相互制约(三)自然资源的分类1、按照再生性质分:可再生资源、非可再生资源①可再生资源:生物、水、太阳能等资源②非可再生资源:大量金属矿产和非金属矿产2、按照赋存条件分: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和矿产资源等(四)主要自然资源一、气候资源1.光照资源(1)定义:是指到达地球地面的太阳辐射(2)衡量指标:年太阳总辐射量和年日照时数(3)因素:①纬度(中低纬度光照资源多)②气候(热带、亚热带地区光照资源多)③地形(高山、高原地区光照资源多)④天气状况(阴雨多雾地区光照资源少)(4)分布:①世界上:各大陆的南北回归线附近及亚欧大陆中部的内陆地区②中国:青藏高原西南部光照资源最丰富地区之一,光照资源最少的地区是在四川盆地2.热量资源(因素:太阳辐射)(1)定义:某一地区在特定条件下所能提供的热辐射能量(2)衡量指标:气温、积温、无霜期(3)意义:是决定农作物生长和分布的重要因素(4)分布:①世界上:低纬度地区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多,热量丰富②中国:以海南岛最多,东北地区和青藏高原较少例题:为什么青藏高原的光照资源丰富而热量资源却很少?光照资源丰富原因:①青藏高原纬度较低,获得太阳辐射较多;太阳辐射到达地面前通过大气层的路程较短,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较少;②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好,使得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减弱青藏高原气温低的原因:由于青藏高原海拔高,高原上空气稀薄,大气层中云量少,大气逆辐射少,大气的保温作用却很差,不能很好地保存地面辐射的热量3、水分资源(1)定义:大气降水和地面的湿润状况(2)衡量指标:降水量、干燥度(3)影响:植物生长关系密切补充:干燥度①定义:一个地区蒸发量与降水量的比值②表格干燥度0—11—1.51.5—4.0≥4.0干湿状况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干旱植被森林森林草原草原荒漠农业生产灌溉条件需要排水有时水分不足需要灌溉几乎完全需要灌溉二、水资源1、定义:广义来说是指水圈内水量的总体,但是通常说的水资源是在目前技术条件下可为人类利用的那一部分淡水包括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2、衡量指标:多年平均径流总量(多年平均降水量—多年平均蒸发量)3、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亚洲、北美洲和南美洲水资源较为丰富;非洲和澳大利亚水资源较少4、特点:多数河流的径流量随着降水量的时间变化或者是气温的变化而变化5、世界水资源总量丰富的前七个国家依次为: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印度尼西亚、中国和印度补充1: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及相应的解决措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实行跨流域调水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修建水库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对水的需求量日益增加控制人口增长,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发展节水农业,提高节水技术水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增强节水意识,加强管理水污染现象严重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补充2:我国水资源问题地区差异(1)南方地区:水质型缺水(2)北方地区:水量型缺水原因:降水量少,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表现:河流断流、地面下沉、湖泊干涸、土壤盐碱化(3)西北内陆地区原因:水资源无序利用,上游引水过多,植被破坏三、土地资源1、耕地是最重要的土地资源2、分布及特点:亚洲耕地面积最大,但人均土地资源比较少;欧洲所占比重大,土地使用率最高四、生物资源1、分类2、森林资源(1)作用:净化空气、吸烟滞尘、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美化环境、调节气候(2)原始森林分布:热带雨林——亚马孙河流域;刚果河流域;马来群岛和马来半岛南部亚寒带针叶林——亚欧大陆北部;北美洲北部3、草场资源(1)意义:是发展畜牧业的基础(2)作用: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美化环境等(3)分布:世界上①热带稀树草原——非洲、南美洲、大洋洲②温带草原——亚欧大陆和南北美洲中国:内蒙古东部、青海湖周边、甘南和新疆等地,这些地区也是我国重要的牧业基地4.野生动植物资源:(1)措施:建立自然保护区五、矿产资源1、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