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学子梦想铸金字品牌温馨提示:此题库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考点14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一、选择题1.(2014·北京文综·T26)中国早期的时空观念与古代农民的农舍和劳作有关。农舍是他们的生活世界,他们从农舍得到空间观念。“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他们由农舍中出入而得到时间观念。这表明()①中国早期的时空观念来源于主观想象②中国早期的时空观念是农业文明的产物③时空观念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④时空观念对社会生活起了决定性作用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题指南】本题以古代的时空观念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物质和意识关系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题干材料判断其哲学寓意。【解析】选C。时空观念来源于主观想象,犯了唯心主义错误,①排除;中国早期时空观念与农舍和农民劳作相关,说明了意识的来源和本质,②③入选;观念的东西作用再大,对物质现象也不起决定作用,④错误。2.(2014·北京文综·T27)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的协调发展,通俗地讲,就是要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某地在实践中对这“两座山”关系的认识经过了三个阶段:一是用绿水青山去换金山银山;二是既要金山银山,也要保住绿水青山;三是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这一认识过程()①每一阶段的特点相同②是一个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③是一个圆圈式的循环运动④经过实践和认识的多次反复达到了更高境界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圆学子梦想铸金字品牌【解题指南】本题考查认识的过程。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解析】选D。①的观点否认了矛盾的特殊性,错误;该地在实践中对“两座山”关系的认识不断进步,体现了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②④正确;③否认了认识的上升性,错误。3.(2014·山东文综·T35)19世纪,科学家发现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20世纪初,科学家发现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20世纪30年代,科学家认识到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现在,科学家正在对质子和中子的内部结构进行研究。人类对物质结构的认识过程说明()A.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B.彻底认识世界是不可能的C.真理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D.随着实践的发展总会发现真理中的错误【解题指南】本题考查探索真理的历程。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把握两点:一是认识具有无限性,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二是真理和谬误具有明显的界限,真理可以不断被超越,不能被推翻。【解析】选C。材料简述了人类对物质结构的认识过程,意在强调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C项最符合题意。A项与材料无关;B项否认了认识的无限性,说法错误;真理在一定条件下就是真理,不包含谬误,D项观点错误。4.(2014·天津文综·T4)现实世界的空间是三维的,绘画作为平面艺术是二维的。画家在二维平面所画的,只能是三维现实空间中实际物体的一部分,而人脑则通过这个部分将其想象成完整情形。这种现象表明,意识是()A.对客观对象本质的反映B.对客观对象能动的反映C.对客观对象的正确反映D.对客观对象的直观反映【解题指南】本题以人脑的想象力为背景,考查意识的含义。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意识的本质。【解析】选B。人能把三维的世界画成二维的,也能把二维的画面想象成三维的,2圆学子梦想铸金字品牌说明人脑对事物的反映是能动的反映,B符合题意,排除D;材料没有涉及现象与本质的问题,排除A;人脑对客观对象的反映既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错误的,C片面。5.(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T22)2013年8月,《十万个为什么》第六版出版,开放性、探索性是其突出亮点。对于科学界没有定论的问题,该书汇集了多家观点,以引导读者进一步思考。在一些问题上不设标准答案,其合理性在于对复杂事物的认识()①往往是一个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的过程②是一个不断克服片面性甚至错误的过程③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永无定论的过程④往往是一个在实践基础上推翻和超越已确定的真理的过程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题指南】本题考查认识过程。解答本题,要明确两点,一是认识的进步不等于永无定论,二是真理可以被超越,但不会被推翻。【解析】选A。因为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由于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人们对复杂事物的正确认识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