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会中心小学语文备课教案二年级上册课题识字2主备邓芳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学会10个生字,了解词义。两根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认识“犭”旁。2.诵读课文。想像国庆大典的盛况,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教学重难点认识14个生字,按笔顺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10个生字,并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匀称。教学具准备教学挂图、投影片、生字卡片教学课时2教学过程二次修改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词串。2、能指导看图,整体感知词语的意思。3、仔细观察图画,能凭借图画联系生活积累认识天安门广场的事物和欢庆场景。4、学会书写“桥、检、陆”这三个生字。【教学重点】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词串。2、学会书写“桥、检、陆”这三个生字。【教学流程】一、谈话导入,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导入:同学们,一年中我们要过好多节日,请你说一说下面的日期各是什么节日。1月1日、3月8日、5月1日、6月1日、7月1日、8月1日、10月1日、今天,我们一起来读一篇新课文,一同欢度一个节日。请小朋友一边照拼音读课文,一边看课文插图,猜猜看:课文写的是一个什么节日?2.根据学生自由交流的答案,师生共同选定:国庆节。二、再读课文,读准字音,初识场景1.学生借助拼音,仔细读课文。注意看清音节,读准字音。2.指名分行读课文,师生共同正音。3.启发学生对照画面认识天安门“城楼”“红灯”“金水桥”“中国龙”“腾飞”推断出课文写的是首都北京国庆大典的场景。三、细读课文,看图学词,理解词义1.指导学习第一行。(1)出示天安门城楼的画面,学生看图后自由说说看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2)出示:“城楼”“红灯”“金水桥”,学生朗读。(3)解释“金水桥”:天安门前有一条河,叫金水河,河上横跨着五座汉白玉石桥,这就是“金水桥”。指名读,齐读。2.指导学习第二行。(1)新中国成立50周年国庆大典正在这里隆重举行。出示:“大典”,学生齐读词语。1(2)播放录像:阅兵式片断,学生展示课前搜集的有关海陆空三军的图片。出示:“检阅”“海陆空”。在阅兵式上,你看到了什么样的军队?学习“海陆空”,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4)学习生字:“检”“陆”。检()()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陆?3.指导学习第三行。(1)播放“狂欢夜”录像。(2)启发学生自由交谈“狂欢夜”的情景。(3)朗读:“礼炮”“焰火”“狂欢夜”。4.指导学习第四行。(1)启发学生自由交谈:同学们,刚才我们一起看了国庆五十大典的盛况,你们有什么感受?(学生自由发言)(2)教师小结。(3)出示词语,齐读:“神州”“腾飞”“中国龙”。四、复习阅读,巩固识字,指导书写1.引导学生诵读全文,读出情趣。2.指导写字。(1)学生找出相同偏旁的字:桥、检;炮、焰。说说左右结构比例。(2)教师范写“焰”,重点提示“焰”字去掉“火”后剩余部分的笔顺。(或用多媒体显示)(3)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教师巡视指导写字姿势。五、作业布置完成《习字册》。(设计意图:巩固生字,能正确美观的书写生字,并在写字的过程中掌握正确的书写姿势。)读悟的基础上,各抒己见,谈自己对祖国的感情,从而既准确把握作者强烈的爱国之情,又激发他们热爱伟大祖国的思想感情。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继续巩固学习生字词,能正确、美观地书写剩余的生字词。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感受天安门广场的节日欢庆气氛。【教学重点】1.继续巩固学习生字词,能正确、美观地书写剩余的生字词。2.感受天安门广场的节日欢庆气氛。【教学流程】一、复习1.(投影片显示)城楼红灯金水桥大典检阅海陆空礼炮焰火狂欢夜神州腾飞中国龙2.谁来为大家读读这些词?3.抽读词语,齐读词语。2二、朗读训练1.刚才我们已经读过这些词,现在你是不是已经懂得了这些词语的意思?能不能通过你的朗读来告诉大家呢?2.训练朗读,自由读,指名读。3.你们觉得这位同学读得好吗?你们能不能比他读得更好?4.看到同学们读得这么好,老师也想跟你们比比,行吗?教师有感情地朗读词语。5.知道老师为什么读这么好吗?教师介绍怎样有感情地朗读:我边读边想像天安门城楼、金水桥、接受检阅的威武雄壮的陆海空三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