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单元单元主题好习惯单元解读本单元围绕“好习惯”安排了两篇主题课文《不懂就问》、《字典大楼》,语文天地中安排了一篇自读课文《林卡上学》。对于学生而言,形成好习惯对学习和成长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重视学生良好喜光的养成,让习惯成为孩子自动化的行为,良好的习惯一旦养成,就不需要别人的监控,按规则行动,成为终身受益的一种力量。1、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继续学习默读课文,能自读《林卡上学》,并能结合语文天地中的有关活动,梳理愿意改掉不良习惯的意识,并逐步养成好习惯。2、开始养成注意预防并修改错别字的习惯。3、运用已经掌握的识字方法(问、拼、查、猜)等,认识31个生字,学会写16个生字。通过比较基本字与合体字,感知声旁的作用。4、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认识逗号与句号,并初步学会使用。5、通过课内外阅读和其它语文活动,培养语感、积累、运用语言。6、至少一次写话练习或者写一篇日记。学情分析通过二上的训练,本班学生有较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基础,但到了二下,无论是知识的广度还是深度都有了一定的提升,为了更好的掌握新知识,我们要巩固已经掌握的知识、技能和方法,并作一定的提升。优等生的教学以指导自学为主,差等生的学习重在字词的积累和巩固,分类进行,围绕“好习惯”主体单元的学习,特别要让学困生改掉学生上的坏习惯,尽早的好习惯习惯。课题《好习惯》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三维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孙中山是一个怎样的人,懂得“不懂就问”是一种良好的学习态度好习惯,主动培养不懂就问的习惯。2、认识本课17个生字,会写8个字;积累“主动、糊里糊涂、摇头晃脑、鸦雀无声”等词语。3、学习短语“一……不……”,理解它的意思,读得好,并能积累和运用。教学重难点1、认识本课17个生字,会写8个字;积累“主动、糊里糊涂、摇头晃脑、鸦雀无声”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初步了解孙中山是一个怎样的人,懂得“不懂就问”是一种良好的学习态度好习惯,主动培养不懂就问的习惯。户外结合体验活动分课时目标第一课时:1.认读17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2.自由读文,粗知文章内容。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第二课时:1.继续学习课文,理解课文类容,让学生学会提问题。2.培养学生质疑、提问的能力。3、积累“一……不……”,完成语文天地中“D”,“H”课前准备小黑板、生字词卡片。前置性作业见题单教学过程教师活动(教学各环节设计、预设意图及时间分配)学生活动(学习内容、形式及要求)批注一、谈话导入:1.教师出示孙中山画像。2.提问:你们认识这是谁的画像吗?教师总结。对,这就是我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画像。他是广东人,生于1866年,于1925年因病去世。早年就有志反清。曾任中国同盟国临时大总统。遗嘱主张,“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同学们,你们想知道这位伟大的人物小时候是怎样求学的吗?请大家打开书看《不懂就问》一文。二、初读课文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2.画出本课的生字。3、标出课文的自然段三、学习生字1.自由拼读,先自行消化较容易的生字。2.出示要求认读的生字卡片(1)让读得好的学生领读。(2)同桌互相认读、互相教。(3)开火车认读生字。3.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卡片(1)先认读,然后组词。(2)学生互相讲讲生字的识记方法(3)学生学写生字四、再读课文刚才我们已经学会了本课的生字,那么读起课文来应该很轻松。1.自由读课文,要求做到正确、流利。2.齐读课文。3.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五、填空:学生自由回答后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2.画出本课的生字。3、标出课文的自然段如:孙→(子)+(小)→孙(孙子)诵→通—()+()→诵(背诵)……学生汇报后,教师归纳:孙中山在私塾时,不仅会背书,还敢于向老师提问,老师为学生回答了问题,孙中山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孙中山从此养成了(),这个习惯就是()。六、布置作业:1.抄写本课生字,完成题单第一页。2.熟读课文。第二课时一、复习旧知1.抽读生字卡片,检查生字认读情况。2.出示生词卡片认读:二、学习课文1.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