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课堂突发事件为契机推动课堂的重新生成案例:《感受亲情》教学过程中的哭泣教学预设:这是一堂综合性学习课。收集整理有关材料——通过多媒体展——交流亲情感受——演唱亲情歌曲——写作亲情祝语。实际教学过程:A.课前准备,教者播放了一首韩红的《天亮了》,在余音袅袅之时,教者打开多媒体文档,意在作好上课准备。此时有一位同学指着那篇《我的疯子娘》对老师说,让我们看看!老师只好将这篇文章定格到屏幕上,看文章的同学越来越多,越来越静,当看到结尾“我的疯子娘像断线的风筝一样飘落到山崖”时,班上已经传出了哭泣声音。一切就顺其自然的发生了。B.没有上课式,没有导入,老师在一片啜泣声中,娓娓地讲起了一位母亲为了阻止别人给自己读书的儿子制造麻烦而服毒自尽,以死抗争的故事。在老师的闪闪泪光中,老师说,这个人就是我!全班再次响起哭泣!老师说,有时候,我们不能也不敢说出自己对亲人的感激,其实我们多么想把它表达出来!同学们,让我们来说说我们多年来想说的那一句话,好吗?C.接下来,有5位同学声泪俱下的讲述了自己的故事,有讲父亲遭遇车祸的,有讲母亲与父亲离异的,有讲亲人关爱自己体贴入微的---全班大多数同学在一片哭泣声中度过了这节课。我不认为感受亲情还需要讲别的什么道理,至少在这节课上,这个看文章的偶发事件,成了整堂课的引子,教者没有刻意去按照预设来进行,而是顺应了这个偶发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