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心中的好家长家庭对于青少年成长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这已被越来越多的事实所证明。作为学校的教育工作者,我们一方面意识到自己在教育青少年工作中肩负的重任,另一方面,在工作实践中深切地感到青少年教育工作的综合性,即需要学校、社会、家庭共同配合,形成合力,才真正有利于青少年学生的全面健康的成长与发展。望子成龙,人同此心;教育有方,人皆求之。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特有的规律与方法。特别是在这世纪之交,现代社会对家庭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要迎接21世纪的挑战,要造就和培养高素质的接班人长期处于封闭状态的家庭教育,必须重视对家庭内外信息的交流与沟通,保持与学校生活、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父母、亲友如何成为孩子优秀人品的熏陶者、聪颖智慧的开发者、健康体魄的抚育者、美好心灵的塑造者?我们一零一中学家长学校将邀请有关学生、老师、家长、专家学者等,就社会普遍关心的家教问题,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进行探讨与研究,为家长们服务。第一部分:中学生家教中的喜与忧现在,不少中学生家长经常发出这样的慨叹:孩子越来越不听话了,我们也越来越不知道如何当家长了,而一些中学生却说:“家长不是罗嗦,就是训斥,真烦人!”俗话说:“孩子是家长的影子,家长是孩子的一面镜子。”为了深入了解中学生家庭教育情况,探讨家长对学生成长的影响,进一步沟通两代人的感情,加强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衔接,我校教导处曾以“我心目中的好家长”为题,在学生中组织了征文活动,使学生有机会真实地评论自己的家长。发现约50%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家长不合格,有的甚至断然认为自己的家长不是心目中的好家长;另有一部分学生没有明确表态。1.民主型。这类家长把孩子看作是一个具有独立性的家庭成员,尊重、理解孩子,把孩子当成朋友,他们不摆长辈架子,不动辄训斥孩子。一旦与孩子了生矛盾,如果责任在自己,能够自省甚至公开承认自己的错误。一位同学写道:“我的父母是我慈爱的长辈,又是我的知心朋友。他们和蔼可亲、平等特待人,使我在家庭中感到快乐和温暖。我有什么心事都跟父母讲,不把自己‘锁’起来。我们经常在一起交流思想感情。即使对于我的一些稀奇古怪的想法,他们也从不训斥我,有时对我提出的使他们大吃一惊的问题,总是细细研讨一番。每次交换看法后,他们总是赞叹地说:‘哟,长大了!长大了!’他们从不对我说:‘我们吃的盐比你吃的米多;走的路比你走的桥多’这类话。”另一位同学在征文中写了这样一件事:“聪明的我,一度沉迷于武侠小说,学习成绩一落千丈。为此,父亲训斥我,甚至还抡起了拳头。当时,一种恨意从我心头滋生出来,为此,我写了一首题为《失望》的诗,发泄对父亲的不满。谁知,几天后的一个晚上,父亲来到我的房间,和蔼地对我说:‘孩子,你长大了。相信你能分辨是非,管好自己,也希望你能理解做父母的心情,原谅我当时的粗暴’......从父亲那慈祥、郑重的表情与话语中,我感到了深深的内疚,一种敬意油然而生,眼泪夺眶而出。我为拥有这样一位既严格又豁达、既通情达理又平等待人的父亲而感到自豪与满足。”据我们的观察与分析,一般在这种民主、平等的家庭环境里成长的孩子,大多数都明理、开朗、上进、富有同情心并勇于负责任。2.表率型。这类家长一般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他们重视自己的示范作用,重视给子女以积极的影响。他们的举止是子女模仿、学习的榜样,是无声的语言。家长美好的言行对孩子起到了潜移默化和“润物细无声”的作用。一个初一同学写道:“我爷爷年岁大了,瘫痪在床,有时神志不清。他的脏衣服、脏裤子都是我爸爸抢着洗。爸爸尊敬与孝顺爷爷的精神,深深打动了我。现在,我也抢着和爸爸一起洗。”另一位同学这样赞扬自己的家长:“我爸爸出国回来,没带彩电、冰箱,却为他们单位买了那么多仪器,我感到爸爸真‘伟大’。”高三一位同学从自己的所见所闻,由衷地抒发了对爸爸的敬重之情:“我爸爸是一个‘有权’的干部,但是他廉洁、公正。凡是送礼的,必让带回。一次,一位年轻人带着呈只箱子,我感到很纳闷。几天后,我无意间说起此事,爸爸笑着打开了箱子。原来里面装的都是图纸,是供爸爸进行资格审查用的。我敬佩爸爸高尚的人格。”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