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在教育中承担什么责任?学校是孩子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学校中的教师,尤其是小学教师在教育中除了承担着传授知识的责任之外,还承担着矫正与引领的责任。普遍认为只要上过学的人都能教了小孩子,这是一种对教师职业化的无视。要想把孩子教好需掌握教育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而目前大部分父母们非从事教师职业,不具有教育素养,却从事着教育孩子的工作。五专业性的知识与技能,在教育孩子时凭相当然的经验使着孩子的成长与教育规律愈来愈远。学校是家庭教育的显示器。循教育规律教育的孩子,在学校中会如鱼得水,快乐成长。反之,则会不适,甚或违反校规校纪。当学校接收孩子并进行教育时,孩子却早已被家长们教育了六七年,而这六七年的教育是家长在没有教育专业知识和技能及教育素养的情况下进行的。既然学生来到学校,教师不得不首先担负起矫正的任务,否则后面的教育工作无法进行。如:学生的写字,在学生入小学之前便会握笔进行写字,然而大部分学生的握笔姿势不正确。那么小学教师要做的不是教学生写字而是先矫正学生不正确的写字姿势。先入为主。不正确的姿势已经在学生的写字中形成了习惯,要想改正何其易。再如英语的发音问题,孩子上学前已经学会了部分的英语单词的发音,未经专业教师的教学,在发音上不可避免的会有问题。老师不得不先进行纠错。再如学生不良的行为习惯。这些不良习惯的习得往往是从他所接触的他人(社会他人、家长)那里习得,教师要想培养良好的习惯,必须先纠正孩子在家庭、社会中习得的不良习惯,在此不再赘述。此外,教师还要纠正家长的某些不良行为,家长的不良行为会给孩子造成根深蒂固的影响。如家长在孩子面前不守诚信,那么孩子便会习得。即便教师怎么教,孩子也不会轻而易举的守诚信。还有家长教子方法的不当,如有的家长为调动孩子做家务的积极性,孩子每做完一件家务就给一份钱。这样孩子做家务的目的便是为了钱,而非尽自己作为家庭成员的一份责任。金钱意识把家庭责任消磨殆尽。另外,教师还承担着引领的责任,引领孩子的成长、引领家长的成长。这首先要求教师具备人性建构方面的知识,因为教育首先是人学。教师要了解人在每个发展阶段应完成什么样的任务,每个发展阶段会出现什么样的问题,这些问题该如何避免与解决。还要求教师具备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识,以便引导家长的成长。前文已经提到部分家长在教育素养上的缺少,因此教师有责任去引领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的成长。唯有家长的成长才能巩固孩子在学校的成长。家长、教师与孩子属于教育共同体,唯有三者共同成长,才会更有力地促使孩子成长。三者唯一的引导者是教师,这是由其职业性决定的。小学教师的责任便是在矫正与引领中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