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缩句法》微课程设计方案微课程信息主题名称快速缩句法选题意图缩句是学生在小学中年级语文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难点。其实缩句的方法和模式比较单一,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方法步骤,几乎所有缩句练习题都可以套用,但学生所缺乏的正是系统有效的方法,和以不变应万变的缩句步骤和技巧。但学生的认知和基础不同,所以这样的方法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也许不能被所有的学生掌握和理解。所以用微课的“一对一”形式教授缩句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学生通过反复观看揣摩,最易接受和掌握。内容来源学生缩句练习中的易错点适用对象小学中年级教学目标1、掌握“提主干——去修饰——检查着了过”的三步快速缩句法。2、能够正确使用三步快速缩句法完成缩句练习。教学用途□课前预习□课中讲解或活动√课后辅导□其他(请简要说明你将如何使用该微课程)方式一:布置学生统一观看微课,并自主练习完成任务单。方式二:讲评缩句练习后,统计出错概率。布置出错的学生课后观摩微课,完成改错的作业和练习任务单。其他学生也可以选择观看,并完成练习。知识类型√理论讲授型□推理演算型√技能训练型□实验操作型□答疑解惑型□情感感悟型□其他制作方式(可多选)□拍摄√录屏√演示文稿□动画□其他预计时间(9分钟)微课程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意图一、激趣导入缩句,就是把“枝稠叶茂”的长句子,缩短为只留“主干”的短句子,并且不能改变原句的主要意思。无论多么复杂的单句,只要层层压缩,就会越来越简单,最后剩下的就是这个句子的“主干”,就像把一课大树的枝枝叶叶都去掉,最后留下树干那样。可是有许多同学总是不清楚究竟应该留下什么去掉什么,所以今天老师教给大家一个非常简单的“三步快速缩句法“只要熟练掌握了这种方法,就能准确快速的完成任何形式的缩句练习。大家想不想学啊?提出这节微课要解决的问题。并且形象化的简单介绍什么是缩句,设置悬念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二、学习“三步快速缩句”法1、当拿到一个缩句练习时,我们第一步要做的就是提取句子的主干,即快速找出这个句子说的是“谁——做——什么”“什么——怎么样”。第一步:提主干比如说:“小强津津有味的看着新买的课外书。”这句话中我们用“谁——做——什么”来套用,“谁”指的就是小强,“做”即是表示动作,当然就是“看”,那么“什么”也就对应了小强看的是什么东西,我们找到了,是“课外书””。第二步:去修饰主干提取完了,那么剩下的字词是不是就应该完全去掉呢?我们再来进行第二步,检查除主干以外的内容是不是都是用来形容小强或者小强的动作的。“津津有味地”形容的是看东西时的神态,所以是形容词,可以划掉。“新买的”形容的是“课外书”的样子,也是形容词,也去掉。第二步就完成了第三步:检查“着、了、过”相信同学们都知道,缩句有一个重要的规则就是“着、了、过”三个字必须保留。因为“着”字表示了动作正在进行,如:“孩子们做着游戏”,如果缩成“同学们做游戏”,就没说清楚是正在游戏还是以前做游戏。“了”字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已经完成。如:“赵老师给我们上了一堂难忘的科学课。”应当缩成“赵老师上了科学课。”若缩成“赵老师上课。”是正在上,还是上完了?不知道。“过”字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已经过去。如:“我曾经游览过美丽的桂林。”如果缩成“我游览桂林。”是正在游览,还是曾经游览?没有说清楚。由此可见,谓语后面的“着”、“了”、“过”不能去掉的。所以我们缩句的最后一步就是检查一下句子中是否有“着了过“三个字,你看它就在“看”的后面,表示小强正在看书,所以我们将它保留下来,这样一个缩句就完成了。可以把答案工整的抄写下来。如果以上的三步能够熟练完成了,也可以将第三步和第一步同时完成,在提取主干的同时保留“着了过”2、我们经常做的缩句练习中最常见到的就是这种“谁——做——什么”形式的句子。我们可以再练习几个比较难的。按照步骤教授方法,让学生心里清楚。用代表性的不同练习,让学生知道形容词可以包含许多的方面,彻底解决学生不知道该去掉那一部分的难题。练习一:形容词中包含“像什么一样“的练习二:形容词中包含“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