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教学如何设计有效提问黄花镇中心小学周兢这一周听赏了贺绿汀的《晚会》、萨克斯独奏《回家》、贝多芬的《土耳其进行曲》,让孩子们初听乐曲时,他们的注意力难持久,不能做到认真聆听音乐。刚开始我以为是暑假这段时间学生的常规松懈了,后来我无意在初听乐曲时点错了主题段,就让孩子们先学习主题,再让学生找主题再乐曲中出现了几次,学生听得非常认真。这让我意识到,学生能不能听下去与老师有没有针对欣赏的音乐巧妙设计有效提问有关。在欣赏教学中,我曾经进行过哪些无效提问呢?一是问题太大或指向不明,学生不知如何回答。如,听完乐曲后问:“你有什么样的感受?说说对乐曲的印象?这是一段怎样的音乐?”二是问题非学生能力所及,学生不能回答。如,刚听完一遍乐曲就问“乐曲可以分为几个乐段?”音乐有什么样的风格特点?”三是问题切入不当,问题不是围绕教学目标而设计,也无益于欣赏教学目标有达成。要让学生知道“听什么”,才能吸引他们对音乐的注意力,做到认真聆听、有效聆听,也才能较好地达成音乐欣赏教学的目标。日本著名的音乐教育家高萩保治在《音乐学科教学法概论》一书中谈道:“要想有效地聆听,就必须从乐曲当中选择一个‘焦点’,把注意指向这个‘焦点’进行聆听,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我要多听听将与学生分享的音乐,十遍乃至百遍,找出音乐的表现特点,设计一些适合学生认知特点的“焦点”问题,在一次次聆听乐曲中将问题分层抛出,层层深入,让学生的思维跟随音乐一起流动。音乐欣赏教学中问题设计的技巧应该是: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设计提问,让学生每一次聆听都有指向性,知道重点聆听的内容。如,为音乐选择标题或画面。乐曲由哪些乐器主奏?说出演奏乐器出现的顺序?音乐主题出现了几次?说出音乐主题出现的顺序?并适当设计激发学生思维的开放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