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大师,贴近教育合肥八中张大洲为了深入开展“同心·彩虹行动”,积极支持和参与教师队伍建设,8月15日至20日,民进中央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举办了“同心·彩虹行动”教研员和骨干教师暑期培训活动,要求民进各省委会选派1名基层一线骨干教师,参加了为期5天的教师培训会,我有幸作为安徽代表参加这次学习活动,感到无上的光荣和幸福,零距离接触教育前辈和大师们,聆听他们对当今教育形势的分析、课堂教学的剖析、教师的成长之路、新课改教育理念等,观点新颖,见解独到,让人耳目一新,受益匪浅。分数是一把锁,紧紧锁住基础教育全国人大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王佐书在会上发言,他曾担任哈尔滨师范大学的校长、黑龙江省副省长,是享誉国内外的知名教育专家,对于现行的教育模式,考试制度,教育理念,有着独特的见解。他曾于去年10月17日,应我省民进的邀请,在省会合肥华都宾馆四楼的天都厅为我省的支部主任作培训报告,领略过大师的风采,至今记忆犹新。他今天开讲的课题是《现行教育体系下的教育思想与教育理念》,从育人规律,用才规律,可持续发展规律开始分析教育规律,教育现状,进一步探讨改变教育方式,实施素质教育,以人为本,服务社会,优化教育模式等,王副主席一针见血指出方向比努力更重要,方法比问题更现实,措施比观念更得力,看法、方法、做法要逐次飞跃,要跳出为教育而教育的圈子,分数是一把锁,紧紧锁住基础教育,教师怎么为解开这把锁去助力。学生的学习水平有五种层次:记忆水平的学习;理解水平的学习;融会贯通式的学习;概况式的学习;创新水平的学习,教会学生学习才是打开这把锁的关键钥匙。王副主席刚出版了一本书《我们应该怎样思考这些教育问题》,他从教育的领域,不同的角度想到、收集到100个一级问题,1940个二级问题,王副主席说,这些问题的提出在于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书中涉及的问题,表面看没有答案,仔细研究,部分答案又似乎隐藏在问题之中。教师教学的目的应围绕以下各方面进行:知识结构、技能结构、能力结构、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非智力的能力、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团队精神、注重情感教育等诸因素。教师在集体团队的学习研讨声中自觉地成长8月17日下午,北京教科院小学数学教研室主任吴正宪给我们作主题《以高质量的研修活动引领教师专业成长》演讲,她说一个教师研修活动含有的四个环节:贵在理念,巧在设计,重在实践,成在后续,她认为教师专业成长分为四步:实践、交流、研究、引领,具有三个过程:经历、经验、经典;达到四种境界:学“术”、悟“道”、得“道”、用“道”其中“术”-----教学的技巧,“道”-------教育的真谛,从“术”悟“道”,由实践到理论,由教学到教育,教学是对学科而言的,而教育则是从更高的层次对人进行培养。课堂上,老师们不是单纯地把目标定位在知识、技能上,而是从学科教学走向学科教育,应该说“学科教育”是“学科教学”了不起的飞跃。吴主任在谈到对集体备课的认识时指出:“教师要实现专业成长,必须学会在学习共同体中畅所欲言,彼此分享着成员的集体智慧,改变自己习以为常的思维方式和教学行为。教师首先就是要重新认识自己,学会反思自己;而共同会诊,集体备课正是要给教师自我觉悟的机会,大家在同伴的互助中不断纠正自己的偏差,完善自我,提升着自我的专业能力。”“有助于集多人的教学经验,共同学习,分享智慧。它超越了‘一带一结对子’培养教师模式,即不是简单的师傅带徒弟的手把手传递教技,而获得了教师整个研修群体的专业提升。”她强调两类课堂:“活力课堂”,学生的错误是有价值的教学资源——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积极主动地自主建构,而从引发冲突,激起探究需要,到最终自主解决问题,享受探究的乐趣,获得自信和活力,让学生获得高质量的课堂生活。“双师同堂”,在课堂的磨爬滚打中提高执教能力——在认识分享他人的经验中提升自己专业能力。让作为教学实践者的教师在课后互动、比较、研修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自己、认识他人、认识自己的课堂教学、认识他人的课堂教学。学会有勇气面对教学中的挫折与失败,冷静地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