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复习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出题:文化兵注: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2.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I卷选择题部分(共60分)某兴趣小组每天在国际标准时间为10点钟时,测得一年中该树正午影子顶端在AB之间来回移动,树高为4米,OP为4米,P点为AB中点。读图回答1~2题。1.该树位于()A.黑海沿岸B.日本海沿岸C.维多利亚湖沿岸D.五大湖沿岸2.当树影顶端由B向A移动时()A.北京昼长夜短且昼渐长B.非洲斑马迁往赞比亚C.海口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D.该树枝叶由黄变绿下图是“两地日平均气温≥10℃日数等值线图”。读图完成3~5题。3.导致图中①②两处等值线弯曲的因素是()A.地形B.洋流C.大气环流D.纬度位置4.乙地日平均气温≥10°C日数大于甲地,其主要原因是乙地()A.纬度低B.冬半年受海洋气流控制C.海拔低D.夏半年受高气压控制5.关于图中①③两地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③地气温年较差大于①地B.两地河流均有冰期C.①地降水量年际变化小于③地D.两地所属自然带相同我国南方某地新建一小型水库,某日两时刻(3时和15时)测得水库及其东西两侧气温分布如下图所示。据此回答6~8题。6.关于水库及其周围地区气温的描述,正确的是A.水库中心区的气温日变化最大B.水库中心区的气温日变化最小C.一天中水库中心区的气温始终高于东西两侧地区的气温D.一天中水库中心区的气温始终低于东西两侧地区的气温7.水库与周围地区存在着气温差异,导致水库与周围地区之间形成了热力环流。关于该热力环流的描述,正确的是()A.热力环流的方向不变B.水库中心区始终存在上升气流C.白天风由水库吹向四周D.晚上风由水库吹向四周8.度假村建在水库岸边对游人的吸引力强,其主要的气候原因是()A.库区阴雨天少B.库区昼夜风小C.库区温差较大D.库区湿度较大,空气清新下图中,MN为北纬80°纬线,AB为晨昏线。O点是该纬线与晨昏线的切点。据此回答9~11题。9.若O点为该纬线首次出现极昼时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此时切点O的地方时是()。A.12时B.10时C.22时D.零时10.若O点的午夜太阳高度由目前的0°增大到10°,北京时间为10时,此刻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A.(23°26′N,105°E)B.(10°S,150°E)C.(20°N,150°E)D.(0°,130°E)11.如果OA沿线的居民正在观赏日出,下列地理现象正确的是()。A.北极圈内极昼范围在扩大B.地中海沿岸多阴雨C.四川西部山区滑坡等地质灾害较多D.巴西高原草木枯萎某纬度φ的正午太阳高度H=90°-|φ-Δ|,其中Δ为太阳直射点纬度,夏半年取正值,冬半年取负值。图5示意某地北京时间18时的太阳位置。据此完成12—13题。12、该地的经度为A、30°EB、30°WC、60°ED、60°W13、该地的纬度可能为A、10°NB、10°SC、50°ND、50°S下表为“我国某城市的学生连续三天实测当地日出、日落时刻(北京时间)和正午标杆影长记录表”。读表,回答14~15题。日出日落正午标杆影长(cm)第一天7:2317:34182第二天7:2217:35180第三天7:2117:3617814.此时段()A.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向北移B.南极圈内极昼的范围逐渐扩大C.地球在公转轨道上接近远日D.射入屋内的阳光面积达全年最小15.关于此时段所属季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非洲热带草原草木枯黄B.俄罗斯北部有候鸟迁入C.我国西南山区易发生泥石流D.吉林松花江适宜观赏雾凇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秋季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完成16~18题。16此时甲地吹A.东南风B.西南风C.东北风D.西北风17.如果图中M线为锋线,则下列沿乙—丙一线所作的天气系统垂直剖面示意图,正确的是A.①B.②C.③D.④18.监测图中天气系统动向应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GISB.RSC.GPSD.GPRS读下图,回答第19题。19.下列曲线图,正确反映上图气流运动过程中气温、降水可能性变化趋势的是()2013年1月,华北地区连续数天出现灰霾天气,灰霾是指大量极细微的纤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空气普遍有混浊现象。据此回答20~21题。20.造成本次灰霾天气的天气系统是()。A.冷锋B.暖锋C.强低压D.弱高压21.造成我国灰霾天气越来越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