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水不忘挖井人》我课堂导学案【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5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3、初步体会毛主席事事为百姓着想、和乡亲们同甘共苦、齐心协力的崇高思想。初步感悟乡亲们饮水思源的好行为。【我预学】1.我朗读:朗读课文,读正确,读流利,特别注意难读的词语:“沙洲坝”“瑞金城外”“领导革命”“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自我评价:★()★★()★★★()2.我书空:认读生字新词,按照笔顺书空。自我评价:★()★★()★★★()3.我质疑:读了这个故事,不理解的问题有4.我拓展:收集毛主席的故事和沙洲坝的相关材料,回到革命年代。附:相关材料:1933年4月,毛泽东和临时中央政府机关从叶坪来到江西省瑞金市沙洲坝后,他看到村子里的人总是挑着浑浊的水往家里去,就问:“老表,这水挑来做什么用?”老表回答说:“吃呀!”毛泽东又问:“水这么脏,能吃吗?”老表苦笑着说:“没法子,再脏的水也得吃呀。”毛泽东又问:“是从哪里挑的?”老表回答:“塘里挑来的。”毛泽东要老表带他去看看。走了一阵,只见一口不大的池塘,杂草丛生,水混浊得怕人。一村人洗衣、洗菜、吃水全在这里。毛泽东皱了皱眉,关切地问:“能不能到别处去挑水吃?”老表摇摇头,说:“我们沙洲坝就是缺水呀!河又远,挑担水要走好几里路。”毛泽东又问:“不能在村子附近打口井吗?”老表苦笑着摇了摇头。毛泽东若有所思地走了。”第二天,毛泽东找来村子里的人一起商量挖井,勘察水源,选择井位。当井位确定后,毛泽东卷起衣袖、裤腿,带头挖了起来。于是,大伙挖的挖,铲的铲,干得热火朝天。在挖井的日子里,毛泽东和临时中央政府的其他领导人,一有空就到工地参加劳动。经过十几天的奋战,水井挖成了,沙洲坝的人民终于喝上了清甜的井水。描写沙洲坝的童谣:“沙洲坝,沙洲坝,三天不下雨,无水洗手帕。”【我研学】:一、资料链接,感受沙洲坝人用水之难。1.沙洲坝人吃水”难”,”难”在何处呢?你从哪里读出来的?[小组合作探究]要求:(1)联系自己课前搜集的资料和组内的小伙伴讨论。(2)读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抓住关键的语句组内交流。(3)准备汇报。二、指导说话,感受挖井之喜。1.毛主席是怎样带领乡亲们挖井的?读读课文,你想到了哪些画面?2.井挖好了,清澈的水从井底慢慢地涌出来了。战士们高兴地说:“有水啦!有水啦!这下”乡亲们高兴地喊:“有水啦!有水啦!我们”三、朗读汇报,感受饮水思源。1.读读“红井”的故事。2.讨论课堂开始的问题:为什么不能忘记挖井人?3.比赛读最后一自然段,背诵“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我巩固】1.我写字:能认真完成《习字册》这一课的生字描红与仿写。2.我积累:沙洲坝缺水的童谣“沙洲坝,沙洲坝,三天不下雨,无水洗手帕。”3.我创作:模仿课题创作,如“穿衣不忘缝衣人”。教学内容吃水不忘挖井人共几课时3课时第1课时课型讲读第几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5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3、初步体会毛主席事事为百姓着想、和乡亲们同甘共苦、齐心协力的崇高思想。初步感悟乡亲们饮水思源的好行为。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教学难点:理解词语的意思。“我”资源1.歌曲《”我”爱北京天安门》。2.毛主席的图片。3.课文插图与课文生动传神的描写相得益彰,可以加以利用。4.伟大领袖毛主席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也许比较陌生,课前可以布置学生向自己的爷爷奶奶或当地的老人了解毛主席关心老百姓的事迹。“我”准备1.读课文《吃水不忘挖井人》,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课文读流利,标出自然段的序号。(1)读准下列词语瑞金沙洲坝领导挖井不忘乡亲们战士毛主席很远(2)读好课题。(3)读了课文,你能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吗?2.向爷爷奶奶或当地老人了解毛主席的资料及故事。3.阅读《一课一练》上33页“小书屋”的内容,并说说知道了哪些信息。“我”学习“我”引导调整与反思一、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