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一百天94年月日班级姓名评价一、古诗词阅读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关雎》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蒹葭》1.对下列诗歌理解有误一项是:()A.《关雎》选自《诗经》,它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305篇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常用“赋”、“比”、“兴”手法。B.艺术手法主要上表现为“兴”和“重章叠句”。在情感特质上主要体现为以礼节情。小伙子虽然非常爱慕“淑女”,但是他没有让这种爱泛滥;虽然追求不到心上人而异常痛苦,但是他又能够自我排解这种痛苦,使情感始终没有超越伦理的制约。体现出健康明朗的风格。C.《关雎》描写了一个青年小伙子,偷偷地爱上了一位姑娘那种单相思的动人情景。诗中的“君子”和“淑女”,为贵族“少爷”和“小姐”;诗中的“琴瑟”和“钟鼓”为贵族的专用品。D.全诗运用比兴的表现手法,以物喻人,借景抒情,并以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艺术形式,充分表现了人们对于美满婚姻和幸福生活的追求和愿望。2.从内容的角度,《诗经》中常用什么手法?作用是什么?3.《蒹葭》一诗中运用了景物描写,请分析这些景物描写有何作用?的内容叙述。一、文言文阅读: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4.解释下列加点实词词在文中的含义。(1)又何间焉间:(2)小惠未徧徧:(3)神弗福也福:(4)牺牲玉帛牺牲:(5)望其旗靡靡:习过的。注意平时积累。5.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1)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大致意思写出来(意译)。6.对于战前的准备,曹刿和鲁庄公有着各自不同的态度,结合文意分析他们各是怎样的人?7.依据曹刿的观点,弱国战胜强国需要具备那些条件?回答二、现代文阅读(一)记叙文阅读有一种善能穿透心灵程刚①朋友托我办一件急事,往回返的时候已是深夜。我直接找了一辆私车,和两个陌生的小伙儿一起拼车返程。两个小伙儿很年轻,上车便玩手机。因为我忙了一天一夜没合眼,已经极度疲惫,便靠着座背睡着了。②不知睡了多长时间,司机叫醒了我,问我家住哪,已进市区了……③我正准备下车,却看见座位上放着一个手机。我知道,这个手机肯定是刚才那两个小伙儿的,看他们像是学生,买个手机也不易,我便问司机刚才两个小伙儿啥时候下车的。司机对我说:“十分钟前吧,郊区那个镇上下的。”我拿起手机,调出电话簿,拨通了一个标着“妹妹”的电话号码。那边接通了,一个小姑娘直接喊哥,我急忙说清了原委,小姑娘听后说那肯定是她哥的。她哥说今天要从省城赶回家,可现在还没到家。想着也没什么急事,一觉醒来轻松不少,我便想把这个手机还给小伙儿——毕竟离的不远。于是,我让司机掉头,按照小姑娘说的地址去她家。④十分钟后,我们到了那里。正巧两个小伙儿正往家里走。⑤司机停下车,我高兴地和他们打招呼。可小伙儿不知为什么,突然间想快步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