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筑施工领域推进安全标准化20XX年11月13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xx宁波组织召开全国建筑施工安全质量标准化现场会,会议总结推广了各地开展建筑施工安全质量标准化好的做法和经验。记者借参加会议之机对进一步推进建筑施工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做了采访。2004年1月9日,国务院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要求把安全质量标准化作为加强安全生产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在全国所有工矿、商贸、交通运输、建筑施工等企业推广。为贯彻落实《决定》,实现建筑施工安全的标准化、规范化,促使建筑施工企业建立起自我约束、持续改进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推动我国建筑安全生产状况的根本好转,2005年8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青岛组织召开了建筑施工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现场会,对建筑施工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提出要求。2005年12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制定下发了《关于开展建筑施工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意见》,全面部署了建筑施工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明确了指导思想,确定了工作目标,提出了具体措施。2007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对xx市建筑施工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系统总结了上海的经验,形成报告并印发各地学习,有力推动了建筑施工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的开展。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郭允冲介绍,截至20XX年底,全国共创建省级建筑施工安全质量标准化示范工地2.4万多个,建筑施工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既提高了各地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的安全监管水平,也推动了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的发展。同时,近几年不断完善的安全生产法规制度建设和强化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力度,也有力地促进了全国建筑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稳定好转,全国房屋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等都大幅下降。提出标准化建设的目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提出建筑施工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开展的目标是:要通过在建筑施工企业及其施工现场推行标准化管理,实现企业市场行为的规范化、安全管理流程的程序化、场第1页共6页容场貌的秩序化和施工现场安全防护的标准化,促进企业建立运转有效的自我保障体系。实施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要求各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以对企业和施工现场的综合评价为基本手段,规范企业安全生产行为,落实企业安全主体责任,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树立典型、以点带面,全面实现建筑施工企业及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工作标准化。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按照jgj/t77-2003《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及有关规定进行评定,建筑施工企业的施工现场按照jgj59-9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及有关规定进行评定。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的目标实施分为2006-2008年和20XX-20XX年2个阶段。即到2008年底,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部达到“基本合格”,特、一级企业的“合格”率达到100%,二级企业的“合格”率达到70%以上,三级企业及其他施工企业的“合格”率达到50%以上;而建筑施工企业的施工现场全部达到“合格”,特级企业施工现场的“优良”率达到90%,一级企业施工现场的“优良”率达到70%,二级企业施工现场的“优良”率达到50%,三级企业及其他各类企业施工现场的“优良”率达到30%。到20XX年底,建筑施工企业的“合格”率达到100%;特级、一级企业施工现场的“优良”率达到100%;二级企业施工现场的“优良”率达到80%;三级企业及其他施工企业施工现场的“优良”率达到60%。推动标准化建设的5项措施全国各地建筑施工安全质量标准化的有序开展,依靠的是各地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的重视、相关制度的完善、工作考核的加强、科技投入的加大和安全培训教育的投入。1.榜样引路,部门联合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要求下,各地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成立了由主管安全生产的领导任组长,各专业职能部门为成员的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领导小组。同时,各地区加大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的宣传力度。2005年8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青岛组织召开建筑施工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现场会后,许多地区都组织建筑安全管理人员到青岛学习观摩安全管理的先进经第2页共6页验,为推广建筑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提供了样板。2006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