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美国如何上语文课2014-10-18中国教育研究很多老师、学生可能会好奇,美国的老师、学生都怎么上课呢?如果让他们上中文课,会是什么样子呢?今天小编推荐的这篇文章,就是一位老师在美国上《荔枝蜜》的实录。课堂中学生们的反应,出乎小编的意料,但仔细一想,其实,我们的学生也一样能有这样多元化的视角思考问题。有人说,这种差距是因为教学条件的限制,但是除去技术的因素,老师的引导和学生的思维方式、学习方法,是不是也有一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呢?虽然一堂课不能改变太多,但是如果能给屏幕前,看到这篇稿子的您的心里,种下一粒种子,我们的教育教学就又能向前走一步。杨朔的《荔枝蜜》,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了,这篇散文,也是美国加州旧金山中国语文课程第二册课本中的一课。在说这个故事之前,先介绍一下我的班上的学生:旧金山林肯高中的中国语文课程,是一门加州大学承认的,相当于国内高中程度的中国语文课程,我们主要提供给高中第一年的学生选修,但高中二,三,四年级的学生也可以选修。能选修这个课的学生,必须要通过一个汉语水平考试,及格以后才能上这个课。在全班28个学生里面,有一半是来自中国大陆、香港或者台湾的移民学生,另外一半是美国出生的华裔,只有两个同学不是华裔。美国出生的同学,多半是来自旧金山校区著名的中文双语沉浸计划,他们从幼儿园开始就读中文,一直读到初中毕业,高中就来到林肯。林肯高中在全市目前是成绩排前三名的高中,也是最热门的高中。如何上课铃响,学生陆续走进课室。我的平板电脑和电脑投影机已经打开,投影在白板上面的是《荔枝蜜》三个字。在白板的一侧,我用中文写了现在做:(意思是学生一进来就要做的东西)今天的学习目的:1.新课文的作者2.预习新课文3.新课文的讨论家课:预习的练习1,2,3我们有一个无线流动电脑车,哪个老师上课需要用到电脑,把电脑车推到课室里面,电源线一插,电脑车里面的十五台手提电脑就可以使用了。因为是无线的,学生们从车里面取出手提电脑,打开就能上网,无须接线。“我们今天的新课的作者是杨朔。大家是想看了课文再了解作者呢,还是了解了作者再看课文?”“先看课文吧。”大多数人对于新课文有着很大的好奇心。“那好,大家自己读课文,在小组里面把值得讨论的东西拿出来,然后我们在班上面解决。时间监督员,对表,我给你们十分钟。”【小编点评:1.方老师在上课之初,就将课程的学习目的标注出来,让学生能对整堂课有个了解。学生整节课堂学习都会为达到这目标而努力。2.课堂导入时,给了学生一个选择,先看课文还是先了解作者,学生自主选择了看课文,自然会对此兴趣更浓厚。3.为了有效控制课堂时间,方老师设置了“时间监督员”的角色,并分配了10分钟的时间。】如何学生们哗哗地翻开书,翻到课文那页,开始读起来。课文很短,大部份人不到几分钟就读完了,开始在小组里面讨论起来。每一个小组的记录员也开始在电脑上记录起来。我打开新的一页,准备接收小组讨论的结果。十分钟到了,我举起手时间监督员发现了我的手势,全班都安静下来了。“好,各小组把你们的记录传给我。”每个小组的记录传到了我的电脑,通过投影,投在了白板上面。一共有四个问题:第一组:作者是文章里面的“我”吗?假如是,他是不是一个同性恋的?理由:文章提到热情的“同志”为他弄到了一瓶荔枝蜜。第二组:“温泉公社”是一个地名还是一个组织?我们有一半人认为是地名,一半人认为是组织。第三组:我们上一课学的《丑石》,贾平凹用的是咏物抒情的方法来写散文。这课,杨朔也是用同样的方法吗?假如是,为什么题目不是《蜜蜂》,而是《荔枝蜜》?第四组:我们感觉到杨朔好像在写游记,而且,好像他很悠闲,有点像林语堂的风格。他这篇文章究竟想说什么?好像不仅是赞美蜜蜂。【小编点评:我们国内的学生在读了课文后,是否也会想到这些问题,或者是否也有勇气在课堂上提出这些问题?我们的老师是否有接纳这些问题的心理承受能力?接下来看看方老师是如何解决这些让人挠头的问题的。】如何大家都看到了第一组的问题,顿时笑翻了天。“有知道第一组的答案的吗?”【小编点评:让学生互助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