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夏商周的政治制度课标要求: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为政篇载:“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殷因于夏礼”,“周因于殷礼”。你是否同意此观点?此观点说明了什么?说明夏商的早期政治制度,对西周宗法制和分封制有直接影响。一、夏商社会的政治制度1.基础知识: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我国开始有了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其死后,其子启即位。原始社会后期的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2.夏商的政治制度如何?已有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如商朝,实行内服与外服制度,除在中央设有各种官职外,在地方封侯、伯,他们要定期向商王纳贡,并奉命征伐。二、西周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1.分封制探究:①分封制的目的是什么?②如果我是周王,我该怎样进行分封呢?分给哪些人?分封者的获得的好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是什么?③分封制的作用有哪些?④分封制有哪些局限性?二、西周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1.分封制①概念:又称封邦建国,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宗族姻亲分派到各地,广建子国。②目的:巩固统治③对象:亲族、功臣、先代贵族(练习:人教版P7阅读与思考)④内容:一方面,周王把土地和人民授予诸侯,建立诸侯国,被封的诸侯在自己的封疆内,又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卿大夫再依次分封;另一方面,受封的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有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⑤影响:A.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加强了对地方的统治;B.通过分封,周人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并逐步构织出遍布全国的交通网络,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C.分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D.没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为解决此矛盾西周又实行了分封与宗法制相结合的制度。⑥分封制的破坏(春秋战国时期)A.原因:a.一些诸侯国势力日益壮大。原因:在分封制下,受封的诸侯在他们的领地,有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的独立性。b.西周后期,王权衰弱。B.表现:a.楚王问鼎;b.诸侯争霸。2.宗法制一个官员生前娶了一位妻子,为他生了一个女儿,然后他再娶了一个妾氏,为他生了大儿子,此后妻子又为他生了一个小儿子,结果这官员不幸殉职,于是他的两个儿子都想取得他的爵位和家业,请问应该判给谁?小儿子。2.宗法制①定义: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是一种继承和分配制度。是用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的办法,来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中的地位,最终以保证王权的稳定。②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③最大的特点(核心):嫡长子继承制。原则:“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④内容:⑤作用:⑥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在家中、族内就是宗法制,上升到国家就是分封制宗法制度的内容:1、宗法是周人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措施;2、宗法制度确立了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3、大宗与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4、大宗与小宗的关系不仅是家族等级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大宗”一定“大”吗?“小宗”就一定“小”吗?就周王室而言:在诸侯国内:在卿大夫封地内:对宗法制度的评价:1、宗法制度通过血缘的亲疏,确立起一整套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保障各级贵族能够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2、宗法关系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国”和“家”密切地结合在一起;3、但是,宗法血缘关系不能从根本上保证中央与地方的隶属关系,血缘关系经几代后就会逐渐疏远,封国的实力一旦强大起来,中央的控制效果必然减弱。扩大统治区域、交通网络、众星捧月夏商周三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有哪些?牢固的血缘关系浓厚的专制色彩早期的政治制度有继承性和发展性1.为了巩固统治,西周统治者实行了分封制,为了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实行了宗法制,为了维护宗法分封制,制定了礼乐制度。2.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