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新课议论文不仅要提出观点,还要有能证明观点的材料,言之有据,才能让人信服。用来证明观点的材料,就是论据。论据包括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第三单元写作议论要言之有据学习目标1、明确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有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之分;2、学会搜集和正确使用材料,保证用来证明观点的材料与观点一致;3、综合运用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使议论言之有据。内容要点1、找出《敬业与乐业》、《论教养》中的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敬业与乐业》中的事实论据:【1】唐朝的百丈禅师每天都必须做事,否则他那一天就不肯吃饭;【2】佝偻丈人承蜩的故事;【3】当总统的和拉黄包车的同是神圣的职业。《敬业与乐业》中的道理论据:【1】孔子:“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2】孔子:“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3】曾文正:“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4】庄子:“用志不分,乃凝于神”。《论教养》中的事实论据:【1】5—10段集中列举了无教养的例子;【2】17段集中列举了优雅风度的具体表现。《论教养》中的道理论据:【1】良好的教养不仅来自家庭和学校,而且可以得之于自身。【2】个人是不是真正有教养,首先要看他在自己家里、在自己亲属之间的表现,看他和亲人们的关系究竟怎么样。【3】一个有教养的人,必定从心里愿意尊重别人,也善于尊重别人。2、议论要言之有据的要求。【1】使用材料时,首先要确保材料准确,经得起推敲;【2】使用材料还应保证材料与观点一致;【3】要增强文章的说服力,还要注意材料的丰富性。文题一例文:论证“努力请从今日始”这个论点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鲁迅先生几十年如一日挤时间,拼命地学习和工作,他给我们留下几百万字的宝贵文化财富。别人称赞他是天才,他说:“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的。”著名画家齐白石老先生有一句名言:“不教一日闲过。”他非常珍惜时间,从不肯放过一个“今日”,为我国的绘画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我们只有像他们一样,抓住一个个“今日”,才能有所作为,才能活得潇洒,才算不白活一回。论证“选择永恒”这个论点站在历史的海岸追溯那一道道历史的沟渠:楚大夫沉吟泽畔,九死不悔;魏武帝扬鞭东指,壮心不已;陶渊明悠然南山,饮酒采菊……他们选择了永恒——纵然谄媚污蔑蒙蔽视听,也不随其流扬其波,这是执着的选择;纵然马革裹尸魂归关西,也要扬声边塞尽扫狼烟,这是豪壮的选择;纵然一生清苦终日难饱,也愿怡然自乐、躬耕陇亩,这是高雅的选择……【写法点评】【1】举鲁迅珍惜时间的事例,对其贡献的概括,也有对其语言的引用;【2】举绘画大师齐白石“不教一日闲过。”的名言,紧扣论点;【3】先说人物的行为,后面才写人物的选择——执着、豪壮、高雅……语言大气,而又有自己的议论。教师总评:第一段材料,在论证“努力请从今日始”这个论点这个论点时,举鲁迅和齐白石的例子进行说明,紧扣论点,有理有据。第二段材料,在论证“选择永恒”这个论点时,选择屈原(楚大夫)、曹操(魏武帝)、陶渊明都是人们所熟悉的人物,不是对他们的事例做长篇的叙述,而是以整齐的排比句式将他们的事例做了高度的概括,既增强了说服力,又让人耳目一新。文题二例文:谈诚信我国流传着许多有关诚信的名言,如“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言必信,行必果”,等等。的确,诚信是每个人安身立命的前提。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每天都要与不同的人打交道,如果失掉了别人对自己的基本信任,我们岂不是会成为人人避之的独行者?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数不胜数的诚信的人有如繁星,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商鞅立木取信,获得了百姓信任,从而推行了新法;臾骈不负信,赢得了世人的尊敬;季札挂剑了却徐国国君心愿,被传为千古佳话。时空变换,可诚信依然闪烁着诱人的光芒,许多伟人也是诚信的坚守者和力行者,宋庆龄有一次许诺幼儿园的孩子们“六一”要去看望他们,但“六一”那天天气突变,倾盆大雨下个不停,老师和孩子们都以为她不会来了。可到了约定的时间,宋庆龄熟悉的身影又出现在他们的视野,孩子们兴奋不已,也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