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集体合作探究导学案单元八主备人刘锴备课时间2020、5课题27、漏课时2课标教材学情分析课文是民间故事。故事围绕“漏”展开,老虎和贼对“漏”极其害怕的心理导致他们不辨真伪,盲目逃窜,下场可笑。故事讽刺了老虎和贼的贪婪和愚蠢,告诉我们做贼心虚、干坏事没有好下场的道理。故事第一、二自然段,以民间故事的常见方式“从前,……”开头,交代了故事人物和他们之间的关系。第三至十八自然段讲述了一个雨夜发生的故事。十九、二十自然段是故事的结尾,与开头相照应。整个故事极具趣味性。三年级的学生求知欲好奇心比较重,本课又是民间故事,口口相传,在语言表达上具有口语化的特点,学生读起来毫不费力,通俗易懂。符合三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目标评价要点及策略1认识脊、颠、旋等9个生字,学写漏、喂、胖等13个生字。指导写好喂、贼两个字,喂不要都加一撇,贼不要漏掉一撇。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故事的趣味性。3.能借助示意图复述故事。在教学中,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读、划、想象,鼓励学生选择合适自己的学习方法,去围绕目标,突出重点。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感知故事内容,结合课文画一画老虎和贼的逃跑路线,然后交流一下自己认为最精彩的地方。体会老虎和贼的心理活动,根据提示复述故事。交流过程中教师及时的点评,甚至学生之间的互评,都是以鼓励、欣赏为主,主要是激励学生充分地展示才能,满足他们希望得到赞许,体会成功的心理特点,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增强信心。2集体合作探究导学案授课教师授课时间学生活动评价任务教师引领活动一:谈话导入,揭题解题1.同学们喜欢读故事吗?为什么喜欢?2.出示课题。(漏)这个故事的题目很特别,只有一个字,但是这篇故事却很长,需要我们慢慢读,请看预习提示。活动二:检查预习,巩固基础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课文写了件什么事?2•小组合作认读词语。(1)出示词语:脊背胸脯窟窿翻山越岭走南闯北旋风(2)指导书写“喂。提示口字旁占左上半格,不宜写大,右下部分不是“衣”注意不要多加笔画。提示“漏、喂、贼、狼、抱、胶、偏”都是左右结构的字,左窄右宽,“胖、驴、粘”也是左右结构的字,但这几个字左右相当,“莫、架”是上下结构,下面的横要写得长一些,能够托住上面的师生评价,积极调动孩子们的兴趣。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能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能运用形声字规律或加一加等方法识记字形,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初步具有独立识字的能力。星级奖励一颗星。活动一:谈话导入,揭题解题同学们喜欢读故事吗?为什么喜欢?老师要跟大家一起学一篇有趣的故事——《漏》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活动二:检查预习,巩固基础1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强调课文中容易读错的生字,展示难写生字的书写。(1)“脊背”的“脊”应读三声。(2)“窟窿”第二个字读轻声。(3)“颠”这个字的读音要注意,应读didn,不要读错。2、检查课文正确、流利的朗读情况。。5.用填空的形式概括主要内容。一天晚上,一只老虎3部分。“厉”是半包围结构,写得时候要注意里面是“万”而不是“力”。3、用填空的形式概括主要内容。一天晚上,一只老虎和一一个贼在()的时候,听到(),吓得()。被雨一淋,老虎和贼清醒了,还(),在(),又以为(),老虎和贼吓得()天亮了,老婆婆和老公公发现屋顶()。师生、生生互评,写得规范美观加一颗星。和一个贼在(偷小胖驴)的时候,听到(老婆婆说怕“漏”),吓得(慌忙逃窜)。被雨一淋,老虎和贼清醒了,还(要回去偷驴),在(歪脖老树前),又以为("漏”来了),老虎和贼吓得(都昏了过去。)天亮了,老婆婆和老公公发现屋顶(又漏雨了)。活动三:厘清层次,梳理文意1学习1-2段,感受小胖驴的诱人(1)从前,有一户人家:一个老爷爷,一个老婆婆,还喂着一头黑脊背、白胸脯的小胖驴。欣赏图片,直观感受小胖驴的诱人,想象老虎和贼的垂涎欲滴。2.学习3-5段,“偷”(1)老爷爷说:“好像有什么声音在响?”老婆婆说:“唉!管他狼哩,管他虎哩,我什么都不怕,就怕漏!”活动三:厘清层次,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