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性文本练习班级姓名一味贪大的邓氏鱼来自美国芝加哥费尔德博物馆和芝加哥大学的科学家为证实邓氏鱼的强大咬合力,利用其头骨化石创建生物力学模型,模拟它的头骨运动方式和咬合力度①,得知邓氏鱼的尖牙咬合力高达5000公斤,为霸王龙撕裂猎物时咬合力的4倍。这篇英国皇家学会《生物通讯》杂志2006年11月28日刊登的文章说,邓氏鱼长约10米,重达4000公斤,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牙齿,代之以两长条嶙峋的刃片,刃片顶端极薄,咬合压强达每平方厘米5600公斤。而一个重约65公斤的女性,脚穿鞋跟面积0.5平方厘米的高跟鞋,对地面施加的压强也不过每平方厘米127公斤。为方便比较,科学家估算出霸王龙的咬合力为1360公斤;美洲短吻鳄的咬合力为963公斤;鲨鱼的咬合力有数百公斤;人类仅77公斤。科学家说,邓氏鱼不仅咬合力惊人,吸力也巨大。邓氏鱼能在1/50秒的时间内张开大嘴,用强大的吸力把猎物吸进胃里,巨大的吸力和强劲咬合力同集一身,使邓氏鱼成为罕见的生物。研究表明,邓氏鱼不仅吃硬壳的菊石(已灭绝的头足动物)和其他甲鱼类,还捕食体积比自己的嘴大得多的生物。如今,几乎所有从事这项研究的人都认为,今天称霸海洋的鲨鱼在邓氏鱼强大的咬合力前不堪一击。邓氏鱼用力一咬,鲨鱼就会随之断成两截。科学家认为,同处泥盆纪的鲨鱼非但不是邓氏鱼的对手,还可能是它的捕食对象。科学家发现,正是在邓氏鱼及类似生物灭绝后,鲨鱼才开始进一步进化,体型变得更大,种类变得繁多。那么,邓氏鱼在与鲨鱼的竞争中是如何落败的呢?科学家研究发现,吸力大,咬合力强。这让邓氏鱼吃起鱼来讲究不多,由于具有超强的捕食能力,所以这种生物的体型越来越大。这种巨无霸型的身材最终导致了它的灭绝——巨大的身躯极大地影响了邓氏鱼的运动速度和灵敏度,这使得它在进化过程中输给了小小的鲨鱼,最终离开生物繁衍进化的舞台。因为觅食能力无敌而巨大,因为过于庞大而最终导致竞争能力低下,因为竞争能力低下而退出生物繁衍进化的舞台。这种结局,让人目瞪口呆。就像小有小的不足一样,大也有大的弊端。尾大不掉甚至顾头不顾尾,从来都是兵家大忌。这对于那些盲目追求恢宏的场面和规模的人来说,应该是一个绝妙的讽刺和启示。毫无疑问,一味贪大和追求规模,往往就是一败涂地的开始。(摘自《意林》2013总第229期)【注释】:①咬合力:咬合力一般指动物上下颚之间因为咬合行为而产生的力动物有多大的咬合力就代表它们能拖动多重的物体;泥盆纪:是地质时代古生代中的第四个纪。泥盆纪早期裸蕨类繁荣。中期后,腕足类和珊瑚发育、原始菊石、昆虫出现。晚期原始两栖类、迷齿类出现,蕨类植物和原始裸子植物出现;无颌类趋于灭绝。1.是什么使邓氏鱼成为罕见的生物?()A.如今称霸海洋的鲨鱼不是它的对手B.它有着巨大的吸力和强劲的咬合力C.它能在1/50秒的时间内张开大嘴D.它能吃硬壳的菊石和甲鱼类的食物2.鲨鱼能进一步进化,体型变得更大,种类变得繁多是因为()A.它打败了强大的邓氏鱼B.有超强的吸力和咬合力C.邓氏鱼及类似生物灭绝D.捕食比自己嘴大的生物3.下面对于邓氏鱼的描述,说法正确的是()A.邓氏鱼的咬合力是霸王龙的4倍B.邓氏鱼长约10米重达5000公斤C.邓氏鱼不吃硬壳的菊石和甲鱼类D.邓氏鱼不是同个时期鲨鱼的对手4.如果要为文本配上插图,你认为哪幅图最合适?()A.B.C.D.5.下面哪个示意图清晰地告诉我们邓氏鱼的灭绝原因?()A.咬合力大——超强的捕食能力——体型巨大——灵敏度低——灭绝B.咬合力大——体型巨大——超强的捕食能力——灵敏度低——灭绝C.体型巨大——咬合力大——超强的捕食能力——灵敏度低——灭绝D.超强的捕食能力——咬合力大——体型巨大——灵敏度低——灭绝6.第7自然段中提到的“这种结局”具体指的是邓氏鱼()A.因觅食能力无敌而体型巨无霸B.最终退出生物繁衍进化的舞台C.过于庞大而导致竞争能力低下D.因体型太大而导致灵敏度下降7.文中的“兵家大忌”指的是什么?()A.邓氏鱼吸力大胃口大B.尾大不掉顾头不顾尾C.鲨鱼的种类变得繁多D.邓氏鱼吸力咬合力大8.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就像小有小的不足一样,大也有大的弊端”的理解。9.为了证明邓氏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