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染厂绩效考核追求利润最大化,是染厂的经营目标。对各部门进行有效的内部考核,则是染厂日常绩效考核的主要内容。日常考核中大量运用统计分析方法,便于发现问题、寻找不足、统一认识和开源节流,最终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1数据收集统计分析建立在大量的统计数据基础之上,没有大量的统计数据,就无法进行有效的分析。一般情况下,要进行有效的分析,最好有12个月以上的统计数据。在统计分析初期,数据少是最大的障碍。但任何急功近利的工作方式都不利于染厂基础工作的开展。耐心收集每个月的数据,第二年的统计分析工作就可以更合理、更具有针对性。充分发挥库管员、车间统计员、质量管理员、成本会计和各级主管的作用,统计数据的收集工作才可能顺利完成。染厂开展一项新工作,自然要增加一些人的工作强度。有人喜欢接受挑战性工作,而有人可能因文化基础较差、或由于其他原因不太喜欢学习新知识,拒绝接受不熟悉的工作方式。这时就需要部门主管对其进行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只有全体基层统计人员放下包袱,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染厂的统计分析工作才可能有效开展。2数据组成严格意义上说,与生产经营有关的一切数据都属于统计分析需要的数据。但在开展统计分析的初期,还是要规定收集一些相对重要的数据作为开展统计分析工作的基础。通常下列数据是开展统计分析工作初期必须要收集的。①产量:坯布入库量、坯布库存量、成品入库量、成品库存量、成品出库量;②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收入;③质量:回修匹数、次品入库匹数、次品库存匹数;④染化料:染料、助剂和其他药剂消耗量和金额;⑤机配件和辅助材料:按车间分别统计机物料和辅助材料的消耗情况;⑥水电费:各部门消耗水的数量和费用以及本月电力消耗总量和费用;⑦人工费:全体管理人员和一线员工工资;⑧煤费:本月消耗的煤的数量和总金额;⑨燃油费:柴油费用和金额;⑩其他费用:差旅费、办公费、财务费用等其他费用。随着统计分析的深入进行,不断扩大统计分析数据采集范围,不失时机地开展一些专项分析,对于促进统计分析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作用。3统计分析以某染厂2007年1月份生产经营情况为例进行统计分析,相关数据见表1。表1:某染厂2007年1月份生产经营情况相关序号项目数量单价(元/米)金额(万元)与上月相比1坯布入库43200(匹)-1200(匹)2坯布出库44000(匹)+120(匹)3成品入库3431000米万米4成品出库3423000米万元5回修匹数110(匹)-10(匹)6次品库存230(匹)-12(匹)7染料耗用万元8助剂耗用万元9机配件+万元10辅助材料万元11水31000吨6元/吨+万元12煤1100吨600元/吨66+6万元13电109万度元/度+万元14工资33+3万元15燃油2吨4700元/吨+万元16导热油1吨3600元/吨万元17废品收入+万元18差旅费+万元19办公用品万元20招待费万元21业务费+万元22银行利息1523其他费用地磅检验、锅炉验收+万元24合计费用支出万元毛利万元25折旧费105万元税费6万元26净利润万元4专项分析在所有的分析项目中,在染厂生产经营占重要地位的费用就是染料和助剂的支出,其次是电费和煤费,再次是机物料和辅助材料费用,第四就是人工费用。对这些项目进行详细分析,构成了专项分析的主要内容。一般情况下,在数据不全的情况下不可开展专项统计分析。由于劳动定额的制定应具有相对的稳定,因此以计件工资为基础的劳动定额不应轻易更改。因为这不仅关系到员工队伍的稳定,还关系到染厂名誉。所以人工费用专项分析一般情况下不需频繁进行。表2种给出了染化料耗用专项分析。表2:某染厂两年来染化料耗用情况分析单位:万元时间销售收入染化料消耗染化料消耗占销售收入比例变化2005年1月351%%2006年1月455%2005年2月357%%2006年2月468%2005年3月359%%2006年3月471%2005年4月364%%2006年4月485%2005年5月366%%2006年5月487%2005年6月371%%2006年6月496%2005年7月375%%2006年7月508%2005年8月387%%2006年8月517%2005年9月411%%2006年9月521%2005年10月437%%2006年10月536%2005年11月441%%2006年11月531%2005年12月447%%2006年12月533%表2数据表明,两年来该染厂技术进步非常明显。染厂染化料消耗量有明显季节性,春夏季消耗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