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月光启蒙》教学设计如东县宾山小学戴春慧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作者用“月光启蒙”作课题的深刻含义。3.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浓郁的母子亲情,体会作者对母亲怀念与感激之情。教学重难点: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作者用“月光启蒙”作课题的深刻含义。难点:感受月光下涓涓的母爱和我在月光下受到的启蒙。教学准备:学生熟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完成《悦读日志》。教师准备白板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检查预习1.揭题同学们,上学期我们学过一首美妙的诗歌《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还记得它的作者是谁吗?(孙友田)对,他是一位煤矿诗人,今天让我们走进他的有一篇美文《月光启蒙》。2.检查课前我们已经进行了充分的预习,并且认真地完成了《悦读日志》,下面我来考考你们对生字词的掌握。【课件:生字词】(1)指名读。评:读得字正腔圆,声音也很响亮。(2)互提注意点在这些生字词中,哪些字音或字形你特别想提醒大家注意的?笆、辰单读时有声调,在词语“篱笆”“时辰”中读轻声。“莲花落”中“落”读lào。“混沌”中“混”读hùn。(3)释词义这些生字词的意思大家都能理解吗?不理解的可以提出来。莲花落:是一种说唱兼有的曲艺艺术。混沌:形容糊里糊涂,无知无识的样子。(4)解课题混沌,谁能找出文中带有“混沌”这个词的句子,读给大家听一听。评:找得真准!那你们知道“混沌”在这句话里是什么意思吗?“豁然开朗”就是——一下子明白过来。“让一颗混沌的童心豁然开朗”这就是启蒙。母亲用什么“让一颗混沌的童心”得到启蒙,豁然开朗了呢?(母亲在月光下唱歌谣、讲故事、唱童谣、猜谜语。)二、诵读歌谣,感悟启蒙1.自由读。课文中共写了母亲唱的两首首歌谣和三首童谣(童谣是歌谣中适合儿童的),找出来大声地读读吧。2.同学们刚才读得非常地带劲儿,歌谣带给作者怎样的启蒙,让我们再次诵读歌谣,感悟启蒙。合作小贴士:1.读一读。小组选择一首,尽情地读一读。2.说一说。读着歌谣,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或感受到了什么。3.小组练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做好汇报准备。4.交流、分享哪一组先和大家分享你们的阅读收获?第一首民谣(洗衣裳)(1)你先来读读,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首歌谣?(2)还有谁也喜欢这首歌谣,谈谈你的阅读感受。预设:我仿佛看到了……评:你通过想象,看到了歌谣中所描绘的画面,真好!预设:歌谣中感受到人们很勤劳,忙完了白天,忙夜晚。预设:我也感受到了人们的勤劳,但当他们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洗得白白的,晒得脆脆的,心里还很欣慰。师评:用心体会,我们就能体会到很多,带着你的体会读读吧。预设:读来朗朗上口,洗得白白的,晒得脆脆的。师评:是呀,这首歌谣读起来很有节奏,有着诗的韵味儿。我们一起来体会体会。第二首民谣(凤凰)(1)你来读。感受到什么?(2)有没有也喜欢这首的,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评:你的想象真丰富,带着想象品读文字是读书的好方法。(3)歌谣是人们口头创作的,表达了人们的某种思想感情和愿望,从这首歌谣中,你还感受到了什么?评:哦,你还感受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你是从哪儿感受到的?评:是呀,凤凰是传说中的百鸟之王,他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4)让我们带着美妙的想象和美好的愿望,再来朗读这首歌谣。第三首歌谣(小红孩)(1)你为什么喜欢?(幽默、好玩儿。还有我喜欢的小动物:小猫、小狗)(2)还有谁喜欢这首的,也来读读。你还能感受到什么吗?(能干)(3)多能干的小红孩啊!一起来读一读,把小红孩的能干留在我们的脑海中。(4)小红孩,上南山,割荆草,编箔篮,都是几个字,几个字的?(5)三个字儿,三个字儿,读起来特别有节奏感,这么有节奏感的歌谣,我们还可以拍着手读,一起来试试看。(6)谁能用我们的方言说说这首童谣?第四首歌谣(小老鼠)(1)风趣幽默。谁来把趣味儿读出来?。评:真有趣,这位同学读的时候还带上了表情,用上了眉毛、眼睛,像小演员似的。(2)这首歌谣有趣吗?你觉得哪儿最有趣?(3)让我们一起把有趣读出来。第五首歌谣(毛娃)(1)毛娃很可爱,很有童趣。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