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姥姥的剪纸》学习案班级:姓名:课型新授课编制时间10月29日编制人于永秀审核人张家娣学习内容12.姥姥的剪纸学习目标1.95%的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2.98%的学生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体会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和对“我”浓浓的亲情。学习过程一.我尝试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挑剔()耍赖()调皮蛋()刁难()撩起()郑重()与世长辞()2.朗读课文,把课文中印象深刻的语句用“——”画下来,并用简要的语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二.我探究3.默读课文,说说你对“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理解。阅读提示:认真读一读课文的第6自然段,边读边圈画出重点词句,细细品味,再联系生活实际,体会“有准头”的意思。4.文中多次写到姥姥剪的老牛兔子图,说说你对作者这样写的理解。阅读提示:读读课文第7、13自然段,抓住“拴、定定地、出神”等词语体会“老牛”与“兔子”之间的情感。课题12.姥姥的剪纸主备人于永秀复备人教学目标:1、95%学生会认会写本课9个生字,能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90%的学生能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解课文重点语句的含义。教学重点: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对我的浓浓的亲情。教学难点:感情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姥姥的深情思念。教学准备:电子白板授课时间10.29第1课时总课时数32教学过程个性思考一、导入有个叫笑源的人,她和姥姥的感情非常深厚,他的姥姥最拿手的是剪纸。为了表达他对姥姥的深切思念之情,他特地写了一篇文章,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姥姥的剪纸》。二、自学质疑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了解课文大意。2.指读课文,及时正音:“择、猪、爽”为翘舌音,“屯”为前鼻音,“爽”为后鼻音。并纠正字形:“岂”上下结构,下面为“己”,不出头。“刁”下面为提,不是撇。三、交流展示再读课文,给课文分段。全文共13个自然段,可以分为四部分。1-3自然段,讲述了姥姥剪纸的技艺高超,深入人心。4-6自然段,讲述了姥姥在“我”的刁难下,尽展技艺。7-12自然段,讲述了姥姥用剪纸表达了与“我”的浓浓深情。13-自然段,讲述了姥姥用剪纸表达对远方的“我”的挂念,姥姥的剪纸是“我”永远的回忆。四、精读点拨学习第一部分1.指读第一节,“左邻右舍”“都”贴着姥姥的剪纸,说明了什么?大家为什么都喜欢姥姥的剪纸呢?2.自由读课文2-3小节,思考上述问题。3.交流。A.技艺高超:“普普通通”“翻来折去”材料平常,方法简单,居然“要什么有什么”“无所不能”,从正面表现了姥姥剪纸技艺的高超。邻居的赞叹,“下蛋、打鸣”则从侧面反应了姥姥剪纸的逼真。(指导朗读,读出剪纸的逼真、人们的赞叹)B.姥姥广结善缘,有求必应。“任谁开口都行”可见姥姥人缘极广;“撩起、擦擦手”可见姥姥干脆利落,说剪就剪;“”说吧,派啥用场?往哪儿贴?可见姥姥的爽朗,剪纸有针对性,会剪的东西多,各有用处。“接着干活”可见姥姥的勤劳。4.指导朗读。5.小结:作者的姥姥就是这样普通的老人,因为她有着所有普通妇女的美德——勤劳善良。但是说她普通却不又普通,她身怀剪纸绝技,广结善缘。她是一位多么了不起的女性啊!五、作业布置1.完成习字册。2.练读课文。课后反思授课时间10.31第2课时总课时数33教学过程一、复习1.指名学生读课文。2.默写词语二、精读点拨学习课文4-6小节1.课文中说,姥姥的剪纸技艺深入人心,左邻右舍的窗子上,都贴着姥姥心灵手巧的劳作。你们想见识一下精美的窗花吗?好,现在老师就满足大家的愿望,欣赏一些精美的剪纸作品。电脑展示。看了这些剪纸作品,你有什么话要说?2.是呀,姥姥心灵手巧,剪纸技艺高超。从课文第四小节中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一下。3.自读交流A.“一天,我用双手死死得捂住姥姥的双眼,让她摸着剪窗花。岂知工夫不大,一幅'喜鹊登梅'便完成了。”“死死地捂住、摸着剪”说明剪窗花难度之大,“工夫不大”说明姥姥动作熟练,完成速度快。由此可见她技艺高超。B.“嗬,梅枝与喜鹊形象生动,大小疏密无可挑剔。”“形象生动”说明姥姥的剪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