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关小学语文导学案设计(1)预习单学科语文主备赵晓清时间内容第一次抱母亲一、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2、通过合作、探究,理解文章大意,感悟母亲胸怀的无畏、博大,激发对母亲的崇敬和爱戴之情。3、体会伟大的母爱,激发学生对母爱的报答。根据实际写出一段与母亲相处的精彩片断。二、导学学案1、读了课题,你想要了解些什么或者你心里有些什么疑问?带着这些问题,自己读一读课文,要求:先画出生字新词,根据课文后面的生字表读几遍再读课文。2、快乐收获检查朗读情况:个别读,小组读,纠正错误的读音,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和流利。3、理清层次①、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哪些自然段写“我”抱母亲,其它的自然段又是写是什么的?试着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课文的意思。②、交流:课文哪些内容是写“抱母亲”?4、我质疑通过对课文的预习,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请你拿起笔记录下来。三、4、学习字词①、读准课文后面的生字以及词语。②、理解:愧疚:心里惭愧不安。突发奇乡:突然产生一种奇特的想法。西关小学语文导学案设计(2)导学设计单授课班级99学科语文内容第一次抱母亲课时2主备赵晓清时间任课教师三维目标1、知识与能力:A、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B、能根据对文本的感悟和自已的生活经验,写赞颂母亲的句段。2、过程与方法:在自主朗读的基础上合作交流。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伟大的母爱,激发学生对母爱的报答之情。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文本探求文意,体会母爱的伟大,并懂得回报母爱。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导学流程问题呈现1、我望着母亲瘦小的脸,愧疚地说:“妈,我对不住你啊!”这里为什么说“我”对不住妈妈?(提示:误解了妈妈力大无穷,最后才得知那是妈妈宁愿自己吃苦,也不能让孩子苦着累着。现在有些孩子也总认为那些是父母应该干的事情,他们就是有那么大的本事来承受一切的生活负担。当孩子们长大后才发现事情并非如此。)2、“我”为什么会突发奇想,要抱着母亲睡觉?(提示:正因为“我”误解了母亲力大无穷后,强烈地感受到了母亲对自己的爱,所以想出一种回报母亲的最直接的方式。)3、既然作品中的“我”都是大人了,还想出了用抱母亲睡觉的方式来报答母恩。用你们现在能做到的方式,你会怎样“感恩”呢?交流解惑1、读了全文你们感受到了什么?请用两个字来概括。(“母爱”……)2、这篇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情?(用投影给出归纳方法)(按六要素来归纳)时间:母亲生病后地点:在医院里事情的起因:“我”错以为母亲的体重不轻经过:体会到了母爱的伟大。最后为报答母恩,也想抱一次母亲睡觉结果:母亲也被感动了。3、我第一次抱母亲,又是什么样的心情呢?找出文中的词语告诉大家。(板书:难过、愧疚)理解“愧疚”。继续问,我对母亲为什么感到难过、愧疚?我又是怎么做的呢?学生交流4、读句: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1)从这一句中你读懂了什么?(联系第一自然段理解“竟然”“这么轻”等词语)(2)指导读好这一句。5、(出示儿子的话)想:儿子为什么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呢?(1)小时候:哪些词语说出了母亲力大无穷呢?请同学们划一划。由这些词语你还感受到了什么?(2)长大后,母亲迈入了老年,还是力大无穷吗?成年后的我们也许比母亲力气还要大,可母亲为什么还硬要挑重担呢?(3)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和自已的生活实际,体会“重担”的话外之意。教师补充资料,升华理解母亲的艰辛和母爱的伟大。(4)带着这种感受把这段话读得更好,更有情。(5)体会儿子的难过与愧疚之情,再次深情地读好这段话。6、多么伟大的母亲啊!连护士也动情地说——(动情地读)可是母亲呢?(指名读第三小节母亲的话)A从母亲的表情中,从母亲的话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读出母亲的平淡。B当听到这样的话时,护士更为动情了。她和我们一样,她的脑海里一定也出现了自己的母亲。同学们请把你的此时的感受,此时的想法融入到朗读中来吧,拿起书来,再一起把第三段读一读。7、指名读最后一段。(1)想象说:我深情望着母亲饱经沧桑的脸,默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