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时计时法教学设计MicrosoftWord文档VIP免费

时计时法教学设计MicrosoftWord文档_第1页
1/8
时计时法教学设计MicrosoftWord文档_第2页
2/8
时计时法教学设计MicrosoftWord文档_第3页
3/8
《24时计时法》第一教时教学设计镇江市宝塔路小学吴宏亮邮政编码212002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P49-51内容。教材简析:《24时计时法》教学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时钟及时、分、秒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课着重引入24时记时法,引导和启发学生探求用24时记时计时的方法,并与普通计时法进行比较,促使学生全面、深刻、系统地理解和掌握本课教学内容。24时记时法时学生生活中经常应用到的。教材一方面利用学生熟悉的事例吸引学生有兴趣地学习,另一方面还引导学生继续观察生活,学会在生活中应用24时记时法。教科书例题先摘录一段电视节目时间,从学生喜欢的“六一剧场”的开始时间切入,导入24时记时法。通过学生例举生活中经常用到24时计时法的地方,让学生体验到无论是数学内容还是生活内容都十分丰富。学生理解并掌握“24时记时法”与“普通记时法”的关系有些困难,教材充分注意到这个难点。在学生已经知道一天里有两个8时、两个12时等的基础上,例题首先利用连贯的三个钟面讲述24时记时法的基本原理,从左边到中间这两个钟面是24时记时法的0~12时,中间到右边这两个钟面是24时记时法的12~24时。右边的那个钟面上还完整地显示了一天中的0~24时。目标预设:1.知识目标:(1)通过具体的生活情景,使学生了解24时记时法,会用24时记时法正确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时刻。(2)引导学生在合作探究中认识、理解24时记时法,体会24时记时法在生活里的应用,明确两种记时法的异同。2.能力目标:(1)经历观察、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有与伙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德育、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能根据不同的情况运用不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意识和情感;体会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和珍惜美好学习时光的思想。教学重难点:使学生进一步感受24时计时法的普遍应用,理解和掌握普通记时法和24时记时法的相互转换,能运用24时记时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设计理念:以新修订的《数学课程标准》理念为指导,重视学生学习情境的创设,重视学生生活化数学的的教学,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主体地位的确立和积极性的激发与维持,在联系学生实际和新旧知识的教学的同时,加强知识间的对比,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诸方面得到和谐发展。设计思路:1.趣味生活激情渗透2.初步感悟设疑促思3.生活感受内化理解4.巩固练习加深理解5.课内总结深化主题教学准备:布置学生课前留意“新闻联播”的播出时间等。教学过程一、趣味生活激情渗透同学们,我们有时可以用一些不同的词语表达生活中的同一事物,你能用另外的词语说出下面的物体吗?课件出示:马铃薯——()番茄——()脚踏车——()bread——()比较你说说出的词语和原来表示事物的词语,有什么联系与区别?(这四组分别用不同的词语表示了生活中同一事物,但前三项“马铃薯”“番茄”“脚踏车”一般在口语或方言中使用较多,而“土豆”“西红柿”“自行车”一般在规范的书面语中使用。brifanf与“面包”则是英、汉两种语言对同一物体的的不同表达。)在英语中sisterbrother各表示什么?(sister既可以表示姐姐,又可以表示妹妹;brother既可以表示哥哥,又可以表示弟弟。而在汉语中却是非常明确的。)生活中像这样的例子很多,在我们数学世界中像这样有趣的现象也有很多。【设计意图:本层面通过大量的生活中同一事物可以用不同词语或语种表示和反映,并比较他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籍以在意识中进行新知学习意识渗透和事理认识迁移,为新课内容学习做好事理认识和心理接受上的铺垫,通过一组生活实例及学生的例举,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激趣的基础上使学生能以积极的心态进入新知学习。】二、初步感悟设疑促思课件(1)1.你能告诉同学们,在右面的时间里你在干什么吗?(课件(1)出示)早上3:50——在睡觉上午8:00——上学上午11:20——在上第四节课下午1:45——在上午间教育课下午5:10——在完成课后作业或在游戏。课件(2)2.教师课件出示钟面,问这是什么时间?9:00也可以记作:9时这...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时计时法教学设计MicrosoftWord文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