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长在市委农村工作会讲话同志们:这次会议,是我们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总结部署全市“三农”工作的一次重要会议。一会儿,维辰书记还要作重要讲话,我们要深刻学习领会,坚决贯彻落实。下面,我先讲几点意见。一、科学把握我市“三农”工作发展现状,坚持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不动摇去年以来,全市农业战线广大干部群众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揽“三农”工作,全面落实支农惠农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在遭受霜冻、冰雹侵袭和乡镇企业市场竞争加剧的不利情况下,农业和农村继续保持了繁荣发展的良好态势,取得了明显成绩。一是全面启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百村试点、千村美化”工程,全市66个省级试点村配备了大学生“村官”,选派了160名机关干部深入农村帮助工作,103个省、市级试点村工作扎实推进。二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再上新高。全市农村经济总收入475亿元,增长11.1%,农民人均纯收入4917元,增长11.7%,乡镇企业增加值180亿元,增长21.51%;产业化龙头企业销售收入47亿元,增长17.5%;招商引资16.14亿元,创历史最好水平。三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加强。建设改造农村公路872.4公里,开通农村客运班线107条,村通客车率达到97%。解决了10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新增户用沼气4195座,建设大中型沼气池4座。四是农村社会事业持续发展。在全省率先全部免收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组建了“市农村巡回医院”,全市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达标率为41.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84.4%。农村低保覆盖率由2.6%提高到5.3%。五是扶贫开发成效显著。紧紧抓住“两区”开发的有利时机,扎实推进产业扶贫、整村推进、移民扶贫、劳务扶贫“四第1页共10页大增收致富工程”,组织实施了13个开发规划项目。贫困地区培训转移劳动力10689人,娄烦库区移民安置8000多人。六是支农惠农力度不断加大。全年市级财政安排新农村建设资金1.43亿元,比上年增长41.5%,提前2年全部免征农业税及附加,粮食补贴进一步落实,并新增加了对农资涨价的补贴。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市农业基础不牢、后劲不足的状况并没有根本改变,农业和农村发展仍处于爬坡阶段,还面临许多矛盾和问题。一是农业结构调整步伐缓慢。农业产业化水平还不高,龙头企业较少,产业链条较短,辐射带动能力不强,农民组织化程度和市场化水平较低。高效、绿色农产品比重还不大,传统农业特征明显,现代农业的结构尚未形成;二是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入不足,农村电网改造、道路、自来水及通信设施建设等还有相当差距。农业发展的资源和环境制约日益趋紧,阻碍着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持续提高;三是农村社会事业依然“短腿”。农民看病贵、上学难、发展资金和技术紧缺、民主法制意识不强等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不断地探索、创新和突破;四是对新农村建设认识不足、理解不准,把新农村建设视为新村庄建设、盲目攀比、“等靠要”思想还不同程度存在等,这些都需我们认真研究,下大力气解决。今年,是“十一五”重大战略部署全面展开、重点突破之年,也是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之年。我们必须认识到,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全局的一个根本性问题。尽管2006年农业增加值仅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1.9%,但是农村人口达到101.5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近1/3。可以讲,没有农村的又好又快发展,就没有全市的又好又快发展,建设创新型城市和新就难以实现。全市各级各部门一定要把思想统一到率先科学发展的要求上来,切实增加农民收入,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六个新突破的总体要求,加强组织领导,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在新农村建设上取得新突破。要科学把握“三农”工作面临的形势,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第2页共10页迫感,坚持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丝毫不能动摇,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任务丝毫不能放松,新农村建设的工作力度丝毫不能减弱。具体要求是,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统领,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和“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方针,大力发展都市现代农业,切实增加农民收入,扎实推进农村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