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课堂之我见生本教育既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学模式。生本教育课堂,就应该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构成积极、欢乐、高效的课堂,它的核心就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是以生命为本,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最近我校开展各科生本课堂展示活动,我通过听课学习对生本课堂渐渐有点感悟。一、生本课堂中,学生是课堂的“主角”。生本教育的课堂,精彩的是学生,他们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教师不再以控制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知识技能的灌输,而是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主动合作、主动展示,甚至主动评价,给学生充足的空间,让孩子们自主交流、展示成果、互相质疑,在合作、交流、质疑中主动学习,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经过自己的实践获得的知识,他们才会倍有成就感,也增强了自信心。在这种氛围中学习,学生会很放松,他们得到了释放,在课堂上也会放的开,对学习更加有兴趣了。作为教师,我们要相信,学生拥有自我学习,合作学习的天赋和潜能,他们能够通过自己的学习掌握很多的知识,并能在自学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与快乐。二、生本课堂中,教师是课堂的“引领者”教育的本质是在教师帮助下促进儿童发展。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教师的职责就是帮助,帮助的意义是激发和引导。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生本课堂主张教师不要给学生过多的干预,而是给学生学习尽可能的自主。在课堂上,教师只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引领者,是学生学习的协助者,是课堂的策划者,教师并以同伴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去。“生本教育”思想,也许不要求教师有超出专业要求多么高的知识水平,但要有指导学生、激发学生产生学习的动力,学会学习的方法的能力,教师这种对学生学情的驾驭能力,是与教师在平时教学中不断积累经验,不断进行反思离不开的。三、课堂精彩的背后,师生共同的努力我们在惊叹一堂精彩的生本课时,也要看到这精彩的背后是师生为之付出的努力。生本教学的原则是“不学不教,先学后教,让学生有备而来”。这“有备”就是指提前做好预习作业,做好上课的准备。可见,预习作业的布置就尤为重要。通过预习的形式,提前布置给学生,让学生先学。学生通过先做后学,对新知识有了初步感受和浅层理解,从而更有目的性地进行课堂的学习讨论,提升课堂的效率。因此设计布置好预习作业就成了生本教育重要环节。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课堂上主要采取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放手让学生交流、探究。教师就需合理分组,责任明确。学生们之间要选出每组组长,负责本组的纪律、任务分配等事务,组内成员有不明白的问题时,先在小组内进行交流,确实无法解决可以向教师提出,如问题具有普遍性,再由教师和全班同学交流,展开全班性的讨论,这样做真正调动了学生探索的积极性,也让教师得到了解放。生本课堂看似简单,但在布置预习作业,小组讨论及教师适当点拨指导如何具体实施都是学问。说实在的,要想上好生本课,是很不容易的。我认为生本课堂的关键在于教师。生本课堂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只起到帮学的作用,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但教师怎样引导学生学,教师在什么时候帮,教师在引导的同时还应该做什么等等这些都值得我们思考和探索。四、生本课堂中遇到的困惑生本课堂中的学生都是自信的、快乐的,当学生从自己或合作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的时候,我们也会感到非常的意外和喜悦。但是,我们也会遇到问题,心里也许在抱怨:学生怎么这么不会合作?语言表达能力怎么这么欠缺?回答问题总是说不在点子上,还那么啰嗦?实际上,我觉得这些现状其实很正常,因为在前期,我们并没有在课堂上有意识的去培养孩子的这些方面的好习惯,现在,我们老师也刚刚开始接触生本教育,作为老师都是新手,很多地方做的都不够,又何况是学生呢?生本课堂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探索、研究、实践、总结。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继续学习生本教育理念,多学习其他教师的生本课堂,希望获得启示,自己也多多地去尝试生本教学,真正把学习的自主权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