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绘本:老鼠阿姨的礼物活动目标:1、根据声音的提示,猜测糖果的多少,发现音量与物体多少与材质的关系。2、在猜测中萌发对礼物的期待,体验收获礼物的快乐。活动准备:课件、糖果、糖果罐、袋子活动准备:一、看画面,引发关注。1、师:我们小朋友都上幼儿园了,说明你们长大了,今天有个朋友要来看你们,我们一起看看她是谁呀?(老鼠阿姨)仔细看看老鼠阿姨的手里拿着什么呀?(礼物)知道她拿着礼物会送给谁嘛?想不想要礼物?2、师:还有好多人也喜欢老鼠阿姨的礼物,我们看看谁来拿礼物了,你们认识他们吗?3、师:老鼠阿姨要准备几份礼物?——4份。4、师:四个小动物,四个礼物,不多不少,正正好好,老鼠阿姨说:“别着急别着急,我们排好队拿礼物。”谁排第一个?小松鼠问老鼠阿姨:“盒子里装的是什么啊?”小青蛙……5、师:老鼠阿姨说,别着急别着急,这个礼物不能用眼睛看,你看,眼睛都要蒙起来了,不能看,可是我们可以用耳朵听。二、听声音,猜测礼物1、猜猜,罐子里是什么礼物?师:用耳朵听你能猜出来是什么礼物吗?幼儿猜礼物。2、听听,哪个罐子里糖果多?为什么?①多的和1个。教师摇晃糖果罐。听声音,你怎么知道这个多,那个少?这个声音听起来轻还是响?总结:糖少的声音就轻,糖多的声音就响。②多的和满的。教师摇晃糖果罐。幼儿听声音猜测多少。总结:罐子里塞满了糖,就没声音了。③硬糖和棉花糖。教师摇晃糖果罐。幼儿听声音猜测多少。总结:软软的糖的瓶子里,声音就轻轻的。硬硬的糖的瓶子里,声音就响响的。3、哪个罐子里糖最多?哪个最少?引导幼儿观察并数数,感知第几罐糖最多。三、听故事,分享礼物。1、教师继续讲述故事最后部分。小动物说:谢谢老鼠阿姨,你真好!2、和小朋友一起分享糖果。引导幼儿学说好听的话。反思:《老鼠阿姨的礼物》这本绘本的完整内容应该是蒙上眼睛后,小猪通过自己的大鼻子嗅觉感知到礼物是什么,小兔子通过长耳朵听觉感知礼物,小青蛙通过自己的大嘴巴味觉感知礼物,小松鼠通过自己的小手触觉感知礼物,而本次活动是以绘本图书作为载体,选取了绘本中的一个听觉为线索所展开的活动,主要是让幼儿通过观察、倾听,来感受自己的听觉。通过实物礼物的刺激,引导幼儿猜想会是什么,并通过听觉让幼儿充分感知哪个多哪个少,为什么,大大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在材料的准备方面,教师能收集漂亮的彩色袋子,把礼物装在里面,增加礼物的神秘感,另外,教师还利用生动的语言,激起幼儿对礼物的期待,目标达成度较好。整个活动整合的很合理,既有绘本知识,还有科学领域、语言领域等方面的知识,让幼儿各方面均有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