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生的基础上教学我以前和许多老师一样既怕学生“学不会”,又怕学生“没学就会”。怎么教都学不会的孩子着实让人头疼,而为什么我们老师又不喜欢那些课前就对要学的知识有所了解的学生呢?说到底是担心这样的学生影响了自己的教学步骤,给自己的课堂教学带来“意外”,难以驾驭。记得刚走上工作岗位,没有经验的我,遇到这样的孩子要不假装没听到他说什么,要不斥责他“骄傲浮躁”、“知道点皮毛就买弄”。直到遇到这样一件事,才使我静心反思并改变了以往的做法那节课,我在教二年级的小朋友认识整百数和一千。我说:“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的计数单位有一、十、百、千。”话刚说完,就听那个平时特爱插嘴的小张同学大喊:“还有万、十万、百万、千万、亿。”我立刻拉下脸来,压住心中的火气对他说:“你来写写一亿有多大?”下面有些“乖巧”的孩子已经向他投去埋怨的目光。谁知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竟然蹬鼻子上脸,丝毫不看我的脸色,快步上黑板写下“100000000”,然后郑重其事的把“0”的个数点了一遍对我说:“这就是一亿。”我的心猛的一颤:这个刚满8岁的孩子能准确说出数位的顺序,准确写出一亿的大小是多么神奇啊!他对数字的认识和感受远远超过我的想象。本来准备给他个“下马威”挫挫他的我不由得当全班小朋友的面夸起他“棒极了”。看着他满足的笑容,看者其他孩子投给他的羡慕目光,我知道自己作为一个教师,一个孩子知识的启蒙者、引路人要好好思考自己该怎么做了。事后,我静心反思,觉得自己以前真是太糊涂了,甚至觉得后怕。现在的孩子见多识广,家庭教育也倍受重视,在课前对要学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是不可否认的事实,这对学习新知识有很大帮助。作为我们教师应尊重学生的知识经验,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引导学生大胆探索研究。如果一味的怕难以掌握课堂教学的过程把学生当作空白去教学只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丧失自我探索的愿望。那是对孩子的不负责任,对社会的不负责任。现在,我会在课前深入思考并了解学生已有哪些基础,怎样充分利用他们的知识经验。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对那些课上爱“表现”的孩子不再是害怕,而是欣赏、鼓励、引导。在教学他们似懂非懂的问题,我会采取各种方法提高他们的兴趣,并引导他们认真的研究学问。我希望在他们的心中播下一粒粒求知的种子并尽心呵护使它发芽、生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