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浅谈阅读教学中的小练笔1VIP免费

浅谈阅读教学中的小练笔1_第1页
1/2
浅谈阅读教学中的小练笔1_第2页
2/2
阅读教学中的练笔训练一个人语文素质主要取决于其阅读和表达能力,而当今语文教学对培养学生的这两种能力成效甚微,要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仅靠教材是绝对不行的,必须增大阅读量,以读促写,读写结合。如何以读促写,在教学实践中我总结出来的做法有两种:1、学习课文的语言形式。苏教版的写作练习中都有一篇例文,作为学生写作的范例,学生阅读了范文,从中学习写作方法,启发写作材料。其实,语文课本中的每篇课文都是例文,教师完全可以加以利用,有计划地进行课内小练笔,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在学生理解、领悟课文内容和语言形式之后,趁热打铁,让他们运用刚从文中学到的某种语言形式,去转换、丰富、发展课文内容。如教《庐山的云雾》,通过对第二、三自然段的学习,学生学会了中心句构段的方式,让学生摹仿这样的结构写一处景物,首先用中心句写出某处景物的特点,然后围绕中心句里的中心词写一段话。有学生这样写道:“天上的白云千姿百态。那些静止不动的白云,像是淘气的小娃娃在生大地的气,呆在天上不下来;那些随风飘荡的白云,又像是在进行跑步比赛。”小练笔练得自然而卓有成效。2、理解体会课文内容。这种类型,语言形式不拘,可以单独运用过去学过的,也可以综合运用,在内容上往往是课文内容的延伸和拓展。如《菩萨兵》一课结尾“他们说:‘内时见过菩萨一样的司令、菩萨一样的兵啊!’”教学中,我让学生联系点上下文根据这句话想象不同年纪不同身份的藏民会对朱德司令及红军战士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在对课文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学生写道:“一位藏族老人给朱德司令献上了一条洁白哈达,紧紧地握住朱总司令的手,感激地说:‘几时见过菩萨一样的司令、菩萨一样的兵啊!’”写得合情合理,真挚感人。这个小练笔不仅使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更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写时学生兴趣盎然,妙笔横生。这样的小练笔,虽然不成文成篇,但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却有着实实在在的提高,原因有三:第一、用相得益彰。理解是运用的基础,运用又深化了理解,二者水乳交融,互动互促。如在教学《你应该感到自豪才对》一文时,在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知道小骆驼应该为自己的脚掌、眼毛、骆峰在沙漠中的作用而感到自豪,让学生为课文写续集《小骆驼和小红马的第二次相遇》。在文中学生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以骆驼的口吻对小红马进行了充分的反驳,这既是以写作促理解,又是以理解促膝谈心写作。第二、提供现成的“下锅之米”。学生认为没有内容可写,一直是写的训练的一个难点。这种小练笔以课文内容为素材,加上是在对课文内容的充分理解消化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突破了难点。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小练笔的随机进行,大大提高了阅读教学中写的密度,从而也极大提高了语言文字训练的强度而且,这种练笔始终紧扣在理解领悟课文的内容、思想、情感这根线上,保证了教学主线的一致性,教学过程的流畅性,情感氛围的和谐性,体现了语言教学工具性和情感性的高度统一。从课文中领悟规律,掌握写法,外向迁移写作片断或文章也并非处处适用,它也有局限性。首先练笔受到训练时机的制约而不宜随机进行,因为写的内容五花八门,内容有长有短,若是随时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进行,势必横生枝节,影响课文内在的气势和神韵,转移课文特定内容所激发的学生情感,破坏教学过程的流畅性,因此,教师一定要精心安排,有时可以在教学中穿插进行,有的只宜在阅读教学的最后阶段或其它时间进行。有的续写篇幅较长,需要打草稿,有的短小,可以写在语文书的空白处,甚至就在原文上进行修改,以节省宝贵的课堂时间。收入小语教材的课文,均是古今中外文质俱佳的范文。它们融情境美、思想美、艺术美、语言美于一身,是进行语言文字基本功训练和提高学生阅读理解技能的依据和凭借。离开了这些佳作,写作训练便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教师要根据课堂教学时机和生情充分运用利用手中的教学资源,把语言形式的运用和课文内容的理解有机地结合起来,彼此交融,和谐运行,让学生的理解和写作能力齐头并进!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浅谈阅读教学中的小练笔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