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继承以往党内集中教育的做法和经验探索和创新方面。一是给基层党组织留足创新的空间,不搞一刀切,在基本精神指导下鼓励、支持基层创新;二是结合实际,找准影响和制约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改革发展稳定的突出问题,以重点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为突破口,确保干部受教育、发展上水平、群众得实惠。一、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紧密联系我台实际,着眼服务基层、服务群众,加强党的性质和宗旨教育,加强科学发展观教育,加强责任意识、公仆意识、服务意识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进一步增强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自觉性坚定性。要通过开展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实现以下目标要求:1.在思想上进一步树立群众观点、强化群众立场。坚持宣传思想工作“十六字”总要求和“三贴近”原则,着力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观点,树立对党负责与对人民负责相一致的观点,切实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找准目标方向,找到力量源泉,正确认识自己,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2.在工作上进一步反映群众愿望、满足群众需求。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围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引导党员干部始终牢记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努力在各项工作中做到自觉站在群众角度、主动替群众着想,把服务群众作为基点和归宿,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3.在政策上进一步坚持重心下移、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坚持眼睛向下、重心下移,围绕推动我台各项工作落到城乡基层,引导党员干部把基层需要作为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做到身子第1页共8页向下沉、脚步向下迈,着力抓基层、打基础,努力把更多的资源投向基层,把更多的项目放到基层,把更多的服务延伸到基层。4.在作风上进一步增进群众感情、相信群众力量。坚持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围绕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服务群众的本领,引导党员干部始终相信党、相信群众,把贯彻群众路线作为加强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的重要内容,作为改进作风的突破口,作为提升能力水平的重要途径,努力做到让党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第二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主要经验做法一些经验和做法1、组织主题学习2、开展党课教育3、开展专项讨论4、民意征集,该市向社会各阶层群众发放征求意见表,召开听证会5、通过组织培训,明确各领导干部“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观念6、结合网络舆情,对群众提出的意见进行归类,梳理意见并进行分类7、开展“四治四问”专项活动,即“治庸提能力,问勤;治懒增效率,问效;治散顺民意,问责;治奢正风气,问廉”8、简化办事环节、压缩办事时限,畅通群众投诉举报渠道。9、开展“说难事、解难题、惠民生”活动10、开展“四带三不”活动,带头学习,带头听取意见,带头深入基层,带头即知即改,带头联系实际;不回避矛盾、不掩饰问题、不放过反面教材11、开展以“干群一家亲”为主旨的“八家工作法”(群众干部如家人、群众疾苦如家珍、干部下访如家常、群众来信如家书、群众难事如家事、群众致富如家业、群众监督如家长),组织广大党员干部下到基层一线,了解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解决群众困难,深入做好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第2页共8页育群众和服务群众工作。12、群众干部如家人。开展党员干部结“穷亲”活动,把人民群众当亲人,站在亲人的立场设身处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倾听群众呼声、守护群众利益,帮助群众解决影响生产生活的突出问题。13、群众疾苦如家珍。组织干部进村入户,查找群众在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谐稳定等方面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摸清群众家庭结构、生活水平、主要产业、收入来源、收入水平、是否参保、家中病患、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家庭基本情况,并分类梳理,建立台账,切实做到对群众疾苦了然于胸、如数家珍。14、干部下访如家常。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实施干部下放“三化”制度。即:坚持访贫问苦政策宣讲常态化、矛盾调处一线化和产业指导现场化。坚持...